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记者手记:台北隔离14天   警察两度找上门

李澄欣
2020年3月27日

德国之声记者刚在台北完成14天居家检疫,警察曾两度登门调查。当局如何软硬兼施监管检疫者?

Taiwan Taipei | Übung gegen Ausbreitung des Coronavirus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Yomiuri Shimbun

(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3月7日从香港出发抵台,在桃园国际机场通过检疫关卡后(见上篇),在短租一个月的民宿开展为期14天的居家检疫。台湾居家检疫利用手机定位追踪,德国之声记者入境时没有台湾号码,当局如何跟进处理?

台湾居家检疫规定严格,检疫者不论是住公寓还是旅馆,14天内一律不得踏出家门,换言之出门拿外送丶取包裹丶丢垃圾丶晒衣服都属违法,可罚款10万到100万元台币。

台湾《传染病防治法》赋予政府权力强制隔离民众,而立法院2月25日通过《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防治及纾困振兴特别条例》(简称《肺炎特别条例》),更赋予权力让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实施必要防疫措施。当局不须征求民众授权或同意,就会把检疫人士的手机号码自动整合至“电子围篱智慧监控系统”,如手机定位显示检疫者离开检疫范围,系统会发送“告警简讯”给当事人丶民政单位丶卫政单位与辖区警察。民政单位的里长丶里干事也会每天致电问候健康状况,如有症状会通报卫生部门。

14天检疫全靠外送解决三餐,为减低接触,外送人员会把餐点挂在门把上图像来源: DW/J. Lee

两天没电话   记者主动通报

记者没有台湾号码,入境时留下香港号码及电邮,并注明会打开漫游,但到3月8日第二天都没接到任何电话或电邮通知,也没有人上门联系。独自居家检疫之下不免更疑惑不安:第二天都没接到电话正常吗?境外手机如何监控?除了呆在家还需要配合什麽?若没接到电话,当局会否视为失联个案?会否在检疫者不知情下就开罚单?有没有申诉渠道?

当晚等到近9点还是没有动静,记者遂致电防疫专线1922查询,通报后被转驳到台北市政府“陈情系统”,专员为记者立案促请所在区公所查察跟进,事后寄了立案纪录到记者电邮。

警察登门问话

3月9日第三天早上有人敲门,记者以为是前一晚立案后区公所派员来跟进,没料到打开门是两名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警员,严肃查问身份和入境资料,又质疑记者提供的手机号码不实,态度颇为强硬。估计是因境外号码在“电子围篱智慧监控系统”无法显示,触发了“告警简讯”,怀疑记者是擅离检疫处所个案,惊动警察上门来查。

为减低接触,近15分钟的问话过程都在家门外过道进行,记者向警员交代状况,并展示前一晚立案纪录电邮,对方称会记录在案,并多次警告违规者要罚款,奉劝继续乖乖呆在家。

“防疫专用手机”有台湾电话卡供当局实时定位监察,一关机警察就跑来图像来源: DW/J. Lee

里干事送手机

同一天中午,隶属民政部门的区公所里干事登门造访,首先就早上警察查访安抚记者,又解释说手机号码打不通丶申报地址不够细致,故前两天一直联络不上,而记者没有本地居民证件又增添在系统追查的难度,接到陈情通报后已马上跟进。记者当场获发一台“防疫专用手机”,内有台湾电话卡供当局实时定位监察,检疫14天期间里干事会用该号码打电话问候。

《传染病防治法》第11条规定,对居家检疫者的合法权益应予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视。相比警方的“强硬”,里干事显得更为“体贴”,亲切关怀记者的情绪和生活需求,譬如吃饭有否遇到困难丶生活用品是否足够丶屋内是否有网络和洗衣机,甚至关心记者被关14天生计会否大受影响。得悉记者因无体温计而难以填妥病征表,以及因门禁而无法处理垃圾等问题后,里干事承诺会尽力解决,惟坦言体温计“有钱也买不到”,不保证能安排到。

约20分钟的访视在屋内玄关进行,里干事表示“站在门外怕影响到邻居”。他言谈间不忘“软中带硬”,透露所负责的20多名居家检疫者中,有三四人涉违规受查,“我刚刚才去了派出所处理,有一个可能要罚几十万”,暗示记者要安份守己。他离开前询问记者的作息时间,预告会在不打扰休息的时段内(早10晚10)致电。随后数天,里干事每日不定时来电两次嘘寒问暖,并了解记者有否出现肺炎病征。

台湾各县市推出不同检疫礼物包,台北市“安心祝福包”有十个口罩、干粮、祝福卡和书籍等。另因应记者没有体温计,里干事也送来一支。图像来源: DW/J. Lee

台式体贴:政府转赠“祝福包”

到了3月12日居家检疫第六天,里干事再次登门造访,这次带同体温计及十片口罩,另派发一袋“安心祝福包”,内有五谷粉丶香积饭丶保健品丶《静思语》书籍丶祝福卡和平安吊饰等。里干事当场没有多作解释,只说是“政府送的”,但据了解是由慈济基金会致赠。东西是否合用见仁见智,但送礼的姿态让居家检疫者“被关”期间也能感受“被关怀”,做法人性化,防疫也不忘展现“台式体贴”。

台湾不同县市各出奇谋推出各款防疫包,如桃园市“全民健康关怀包”有口罩丶氯锭丶中药材丶零食丶泡面丶燕麦片;高雄市“防疫关怀包”有口罩丶漂白水丶肥皂丶冲调食品包等;新北市的“安心宅关怀包”更分为实体版和数位版,前者有口罩丶乾粮和市长问候信,后者有三大OTT影音平台提供的14天免费观赏序号,让检疫者在家追剧解闷。

手机没电   警察拍门

政府派清洁人员每周一次在门口收垃圾图像来源: DW/J. Lee

踏入3月中,欧美疫情大爆发,台湾将全球各地的旅游疫情警示一律提升至第三级警告,需要居家检疫的人数一下子飙升,里干事工作量也相应大增。他在电话中向记者透露自己照顾的人数从20人升至高峰期的60多人,连日来东奔西走,已个多礼拜没放假。经过第一个礼拜的交流,记者和里干事渐有互信,例行问安电话也变得简短而形式化,来电次数渐从两次减至一次,仿佛形成互不打扰的默契。

记者按检疫规定每天量体温,一日三餐订外送,垃圾由政府安排的清洁人员来收,全程足不出户,尽量不麻烦到公务人员。直至3月19日第13天早上8时,有人持续用力拍门,记者从睡梦中惊醒,迷糊之间开门发现警察又来了。两名警员语气颇为急促严厉,在门外盘问手机在何处,记者睡眼惺忪从屋里拿出防疫手机,才注意到电话没电关机了,估计让“电子围篱智慧监控系统”以为是失联个案而响警报。

警员查明后要求记者即场插上充电器,两人亲眼见证手机“复活”才离开。数小时后里干事来电问候,再三提醒记者睡前务必充电丶手机常开,“要不然警察又跑过来了”。

检疫14天变15天?

居家检疫有惊无险到了尾声,以为终点在望,却在3月18日第12天出现了一段小插曲:记者3月7日入境,里干事告知系统标示3月22日才解除检疫,但记者比对机场检疫关卡职员填写的结束日期为3月21日,即第15天解禁。一轮沟通后厘清,居家检疫是从入境后第二天起计,第16天午夜才解除,经记者查询1922防疫专线后证实说法。

早前有新闻报导指,有直播主居家检疫14天,因算错日期提早一天自行解禁,被警察上门调查。若非事前沟通确认,记者恐怕也会犯同样的错,第三次惊动警方。里干事在3月22日第15天最后一次来电,确认当天是居家检疫最后一天,没有任何手续,当晚零时零分系统上会自动解除,过两天再约记者收回防疫手机及体温计。

从3月7日至21日,记者实际上在家隔离了15天,除了头两天因没有台湾号码而遇到不少困难,后续都顺利进行,无论是警察执法、里干事关怀还是1922防疫专线,政府个部门都互相协调、反应迅速。

完成14天隔离后,里干事相约记者回收手机及体温计图像来源: DW/J. Lee

趴趴走要受“道德公审”?

居家检疫者突然丧失人身自由,连到梯间丢垃圾也不被允许,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都很大挑战,期间或出现恐惧、忧郁、愤怒、委屈等各种情绪,如有反抗心理也是人之常情。针对“人性的弱点”,台湾的对策是制定具阻吓力的罚款金额并提高执法效率,警察多次找上门就是具体的“有形压力”。截至3月25日,台湾居家检疫人数累计达8万逾人,有229人违反规定,合计共开罚1866万元。

然而不管居家检疫措施如何全面,始终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很大程度还是要靠民众自律,处处考验公民质素。比如若有心人士把防疫手机放在家中,趁里干事不会来电的时段外出,料当局很晚才会发现。因此除了金钱惩处之外,当局也试图利用舆论的“无形压力”加强吓阻性,地方政府公布违规“趴趴走”检疫者的姓名及个人资料,经媒体大幅报道,一方面让民众协寻,另一方面形成某种“道德公审”,收杀一儆百之效。

截至3月27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53万宗,死亡病例达2.4万人;而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确诊病例仅267宗,死亡个案2宗,抗疫成绩让世界触目。各地纷纷借镜台湾防疫措施,但其他国家是否学得来丶民众会否接受则言人人殊。比如台湾利用手机定位监控检疫人士丶公开违规者姓名等,如何平衡公权力与私隐权丶公共卫生与个人权利,都值得社会深思。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