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处决是对法律的讥讽
2015年4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最近几个月,全世界争取取消死刑的斗争矛头都对准了印度尼西亚。此次对8名毒贩的处决比以往任何死刑案例都更能证明这场斗争是多么的紧迫。国际大赦组织称死刑"残忍、不人道和有辱人格。"这不仅仅是因为处决的方式,而且也是因为处决前犯人经受的精神折磨。现在被处决的毒贩,在其案例受到法庭审理之后,已经连续数月忍受着这种近乎于酷刑的精神折磨。在被执行死刑之前,他们连选择一点精神支持的权利都遭到拒绝。
死刑没有威慑力
处罚的意义在于能够带来明显的收效。毒品走私团伙的头目陈志辉(Andrew Chan )和苏库马朗( Myuran Sukumaran)10年前就被判决。据人们所知,之后二人在监狱中已经悔过自新。然而,印尼总统维多多完全忽略这一点,仍然拒绝了他们的大赦请求。这表明,在对毒贩执行死刑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政治动机。
事实一再表明,死刑没有威慑作用。难道实行死刑以来,印尼的毒品走私活动就停止了吗? 没有!恰恰相反的是,毒品走私不仅没有停止,甚至还增加。普遍的贫困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而解决贫困问题要比枪毙人困难得多。
然而,维多多不仅没有拿出如何解决印度尼西亚毒品走私问题的方案,而且还利用此次处决和进一步的威胁,在政治上哗众取宠,大打民族牌。作为第一位没有受到苏哈托专制年代影响的印尼总统,维多多本来有机会不顾反对党的压力,借这个独特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是人权和公民权的朋友。他本可以暂停其前任2013年重新恢复的死刑,或者彻底废除死刑。但他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认为拒绝寄予宽大处理说明其态度坚决。然而,只有在公正和合理的司法体制下,这种论点才有用。
政治影响力
反对死刑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论点是,法院会出现失误,常常不能对被告进行公平的审判。几天前,从前的一位辩护律师披露了审判进程背后的交易。据说,为了将被告的死刑判决改为20年有期徒刑,办案法官要求支付13万美元。这显然是一名外国死刑犯在印尼的价值。不久后一名所谓半政治层面的更高一级的官员涉入此案,并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执行死刑。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印度尼西亚根本没有法制,并且再次表明,穷人比富人,外国人比印度尼西亚人面临着更多的死刑威胁。
维多多的双重道德标准
维多多曾设法挽救一名在沙特阿拉伯被判处死刑的印尼人免被处决,这一事实更加削减了他的可信度。显然,他主张死刑只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此次印尼处决毒贩引起的愤慨将延续多年。该事件给印尼与死刑犯原籍国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政治损失是巨大的。特别是澳大利亚曾竭尽全力挽救其公民免被枪决。然而,所有的努力并不能给死者的亲属带来安慰。唯一能够给我们大家带来一点安慰的是,维多多坚持处决毒贩的立场引起了多么大的抗议浪潮。人们只能期待该事件最终成为全球反对死刑的斗争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