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德意志银行 一个偶像的终结

2018年4月9日

又一位新人坐上了德意志银行“大掌柜”的座椅。人们又一次指望,一切都会好转。德国之声记者Henrik Böhme认为,新人的任务是:拯救银行。

Deutschland Deutsche Bank in der Krise
德意志银行再次易帅图像来源: Reuters/K. Paffenbach

(德国之声中文网)时间相距尚不足3年。也是一个星期天,7月的第一个周日。德国正以东道主身份在巴伐利亚的埃尔茂(Elmau)举行G7峰会。媒体的兴趣集中在了这个超级事件上。就在这时,法兰克福传出一个爆炸性新闻,德意志银行总裁安舒·贾恩(Anshu Jain),一名优雅的印度裔英国人,不得不另谋高就。之后又来了一名英国人。约翰·克赖恩(John Cryan)。与贾恩全然相反,他更像是一名愤懑的工人,在德银"双子星"大楼里,人们也因此在背后称他作"Mr. Grumpy"(易发脾气的阴郁先生)。将克赖恩延揽过来的是保罗·阿赫莱特纳(Paul Achleitner),监事会主席。两位先生相知有年,彼此尊重。

克赖恩一头扎进工作,不显山露水;数月时间里,外界看不到哪怕是他的一张现时图片。这个英国人挥起铁扫帚清账,不惜承受近70亿欧元的创纪录损失。战略重新调整,董事会成员几乎全部调换。他排除了真正巨大的拦路石,首当其冲的是在美国的昂贵的法律纠纷。不妨只简短回忆一下那个炎热的2016之秋:事涉140亿美元罚款。若真遭罚,银行必定一蹶不振。柏林已出现有关国家施救的讨论。这最可怕的情景未成为现实,这就是克赖恩的劳绩。

不走运的人

本文作者Henrik Böhme

他一再请求大家要有耐心:处理过去犯下的众多错误,需要时间。糟糕的是:很多其它银行也曾干过坏事,也得交纳巨额罚金,而这些银行,尤其是美国各大银行,再度赚得盆满钵满,德意志银行却在国际排名表上继续下滑。曾有心争取的全球老大地位已永远从德意志银行的视野中消失。

外人无法确定克赖恩和监视会主席阿赫莱特纳彻底闹翻的准确时间。不过,可能是在2017年圣诞节前夕。当时,情况已经明了,克赖恩将连续第三年不能给银行带来盈利。虽然特朗普的税改是使原本的盈余成了亏损的原因,然而,谁又会对这一点感兴趣!显然,阿赫莱特纳在总体上就对克赖恩的作为不满意。仅举一例:因英国退欧而导致4000名投资银行家迁离伦敦(大多数人应转往法兰克福)事宜几无进展。诚然,鉴于当事人90%来自英国,这也就不奇怪了。对此需负责者:克赖恩。

回归柢根?

于是,重又有一个德国人晋升为德意志银行总裁-克里斯蒂安·泽温(Christian Sewing)。此人30年前开始在德意志银行比勒菲尔德(Bielefeld)一家分行做学徒。他现在的这份差事,没人会羡慕。颇有几个大股东此前就已认为,泽温根本就还缺乏座上第一把交椅的足够资质。这可不是人们可称之为信任的体现。但这一点也已了然:随着这一人事决定,监事会主席阿赫莱特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对银行的未来战略指向不会没有影响。也就是说,终究还是会少一点投资银行业务,多一点本国市场上的面包和黄油生意?成为一家更名副其实的"德国"银行?

陷阱正在这里等着这位新人。银行高层又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对新的战略,而此时竞争对手们却越跑越远。国内市场亦绝非易事。德国国内有1600多家银行。很多银行早已熟谙对中小企业生意融资的业务模式,没人会翘首以待德意志银行的专家们。若涉及合并或企业收购,德国各大康采恩也早就在寻找其它银行。

德意志银行,德国经济曾经的偶像和融资者,早就把自己萎缩至普通尺寸了。该银行的股值俨然是笑话,形象亦一落千丈。这家银行成了待并购候选对象,而且还没人要。下一个要丢乌纱帽的,非阿赫莱特纳莫属。一家德国银行,沦入此种境地,没人会要。阿赫莱特纳曾有足够的时间,改变这一点。而他什么也没实现。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