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我们都是共和国!

Barbara Wesel2015年1月14日

1月11日,至少有350万人在巴黎、在法国各地举行悼念《沙尔利周刊》血洗事件遇难者集会和游行。它不仅是一次集体致哀,更是大团结的展示。德国之声评论员Barbara Wesel指出,有理由对此感到快慰,但须注意,未来才能表明,这一团结是否具有长期性。

Trauermarsch in Paris 11.1.2015
图像来源: Reuters/Gaillard

(德国之声中文网)由于这一天,人们简直该嫉妒法国人,因为,它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展示。在上周的血腥事件后,法国人展示了对其历史和价值、国家和理念的令人钦佩的紧密联系。150万人在巴黎、200万人在其余地方举行的这一游行显示了捍卫民主制、反对暴力、拒绝害怕的强烈信念。人们不愿被恐怖行为吓倒,尤其拒绝被夺走他们所珍视的东西:言论自由。这一自由属于法国最典型的传统,属于这个国家的特殊精神。根据法国人的原则,即使是极端观点也允许表达,而民主正是在意见的争论中才能得到验证。

团结

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来到了巴黎,表达对法国的团结,他们尤其受到人们的鼓掌欢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站在了同一排,此情此景,不无讥讽之意。两人是破天荒共同参与一次示威,不过,内塔尼亚胡不是利用这一特殊时刻展示和平姿态,而是要求在法犹太人,在巴黎事件后,移居以色列。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列在同一排,参加声援自由和民主的大游行,此时,他会作何感想?

法国周日报刊以“世界站起来了”作为通栏标题,透露出对法国在这一天成为国际关注中心这一点的某种自豪。因为,法国人此刻亟需外界的肯定和支持。他们看到自己处在捍卫民主基本价值的最前线,同时感到某种不安,因为,他们知道,国内恐怖主义分子的威胁依然存在。与毗邻的英国一样,在法国,似乎不受控制的极端化伊斯兰已在集中营似的卫星城镇里悄然形成。

本文作者Barbara Wesel图像来源: Georg Matthes

作为身份认同的共和国

这些天,出现了许许多多显示人道和公民意识的令人动容的信号。示威者们举着写有“我是沙尔利,我是警察,我是犹太人”的标语牌,表达对遇害者作为人的共同纪念。对法兰西共和国的赞同成为举国一致的认同。

然而,在经历了全球站起来的时刻后,随之而来的将是严峻的现实层面。截至上周日为止的政治争议将重返,各阵营将向对方发出指责,并力图从事件中获取资本。其实,最应做的事情首先该是对北非移民的生活条件展开真心诚意的讨论。今天的法国面对的是数十年失误导致的后果:充斥着混凝土般暴力的破败不堪的卫星城镇、糟糕透顶的学校、早已成为极端主义孵化场的没有人性尊严的监狱、没有机会和前景的青年,他们不视自己是这个共和国的组成部分。

法国需要一个巨大的改革计划,以长期改善数百万有移民背景的法国人的生活。不过,一个强势的政治右翼将阻止走上这一步。数天来令人感动的豪言壮语之后,接踵而来的很可能是又一次错失良机。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