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2020年12月4日早在创作第四交响曲之前,贝多芬就于1803年、1804年开始构思并动笔写一部c小调交响曲。当时,贝多芬的耳疾愈加严重,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和一位伯爵小姐的罗曼史因门第原因无果而终,他原本崇敬的拿破仑在这一年的12月称帝,也令贝多芬深感失望。这一连串的打击让贝多芬感到命运的重压,但也激起了他的斗志和更强烈的创作激情。1806年,在这部c小调交响曲尚未完成之际,贝多芬年又应欧珀斯多夫伯爵(Franz von Oppersdorff )之邀开始了另一部交响曲的创作,即第四交响曲。第四交响曲于1807年3月举行首演。1807年末至1808年初,贝多芬完成了《c小调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
1808年12月22日堪称古典音乐史上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在维也纳剧院长达4小时的音乐会上,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以及合唱幻想曲举行了首演。贝多芬不仅亲自担任指挥,还亲自演奏了第四号钢琴协奏曲。有意思的是,当时贝多芬将第五交响曲命名为第六交响曲,将第六交响曲称为第五交响曲,直到后来才将两部交响曲的列序进行了对调。
第五交响曲以戏剧性的强奏引入了整首交响曲主题,“短-短-短-长” 的四个音符似乎在叩响命运之门。第一乐章是传统的奏鸣曲曲式,命运的主题急促地出现在不同声部,仿佛厄运在四处蔓延。在威严而冷酷的第一主题旋律之后,嘹亮的号角声奏响,随即抒情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出现,安谧而温暖,是作曲家内心的写照。然而,隐藏在低声部的厄运的主题却越来越执拗、坚决。两个主题仿佛在进行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交锋。最后,一个坚定而磅礴的旋律将阴冷的厄运主题淹没,第一乐章在乐队一段强有力的齐奏中结束。请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由德国不来梅室内交响乐团演奏,指挥帕沃·耶尔维(Paavo Järvi)。
欢迎订阅德国之声“古典音乐风”播客,收听更多出色的古典音乐演出。
Feed-URL:
https://rss.dw.com/xml/podcast_chi_klassischemusik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347146553?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