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购物上瘾:我购故我在?还是我病故我购?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6月22日

很多人试图通过购物的方式改变心情。可是这种方式如果发展到极至,就会变成一种病态心理--购物上瘾。

大采购还是大发泄?图像来源: AP

这样的现象很常见。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是花了本来是圣诞节才该花的钱,去商店买上一双长久以来一直想要的鞋,或者以前没舍得买的香水。一次大购物后,心情就好转了,外面的世界似乎也重新变得可爱起来。可是如何来区别为扭转心情而进行的“正常”购物和带有强迫症的购物狂行为呢?

30岁的家庭妇女莫尼卡3年前出于无聊也是出于好奇开始收看电视购物直销。当她与丈夫之间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婚姻有可能因此就走向尽头的时候,她开始频繁地通过电视直销购买商品。从昂贵的首饰到现代化的厨房用具,莫尼卡希望借此填补内心的空虚。然而心灵上的空洞依然存在,可是抽屉里却堆满了未付的帐单。

在莫尼卡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典型的“购物狂”行为。这种上瘾的购物方式在生活富足的欧洲越来越常见。德国联邦心理治疗机构负责人格罗勃说:“我们发现,那些购物上瘾的人内心里有一种不可推翻的意志强迫他们不断地去购物,如果不这样,天就塌下来了。他们完全丧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不是简单的购物行为,也不是借购物驱散坏心情,而变成了对购物的一种依赖。”

斯图加特大学的学者做过一项调查,20%的德国人属于购物症候群,这当中又有25%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同酗酒和毒瘾者相比,购物上瘾不是一种容易引起人注意的病症。这种病隐蔽性很强,常常是“患者”自己都意识不到。然而购物上瘾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在下面隐藏的多是严重的情绪低落。

格罗勃说:“很多人在购物中得到快乐。在商店作为顾客他们得到店员的热情招待。还有些人乐于用邮寄的方式购买商品,因为除此以外没人给他们寄包裹。” “购物狂”们试图通过购买商品得到内心的平衡,填补心灵的空虚。商品本身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经常买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买回来之后甚至没有拆封就被堆放在柜子里,或者不久就被扔进垃圾桶。

人们很难将对购物上瘾者分类, 也不能说,女性就是比男性更容易购物上瘾。妇女可能更多的是购买化妆品和时装,男人更愿意去逛汽车交易市场或者五金商店。当然,同男人相比女人在购物上的确投入了更多的热情。所以购物上瘾通常被看作女性专有的病态行为。

购物上瘾的现象可以出现在所有年龄段和各种收入阶层。收入丰厚的教授可以变成购物狂,吃不饱饭负债累累的穷人也能沉迷于购物之中。

不断膨胀的寄售市场将顾客与购买之间的手续变得越来越简单。现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在电视上,或者是通过专门的购物杂志用信用卡,借记,或者分期付款等多种方式购物。简洁的付款方式满足了购物上瘾人的需要,尽管他们的账户早就空了。债务增加加重了低沉的情绪,持续下去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购物狂”们只能靠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逃离其中。首先他们应该承认,购物上瘾是一种病态心理。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

另外,医疗保险公司不负担治疗购物上瘾的费用,因为它不属于医学界公认的一种疾病。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