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赖清德欲过境美国遭拒?台湾外交部否认

周昱君 《金融时报》、路透社、彭博社等
2025年7月29日

据《金融时报》等媒体消息,美国拒绝让台湾总统赖清德过境纽约,分析指这可能是担心破坏美中贸易谈判,以及美中元首会晤的安排。中国外交部上週已表态反对赖清德赴美,称其为“窜访”;台湾政府则表示赖清德近期无出访行程,因此没有所谓“美方不同意过境”。

图为去年11月30日赖清德在夏威夷檀香山。(资料照)
台湾总统赖清德去年底曾出访中南美洲,途中过境美国夏威夷和关岛。图像来源: Liu Shu Fu/Taiwan Presidential/Planet Pix via ZUMA 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巴拉圭总统贝尼亚(Santiago Pena)本月曾透露将于8月迎接台湾总统赖清德到访,外界关注赖清德是否在出访中南美洲途中过境美国。不过,《金融时报》週二(7月29日)引述知情者说法称,中国向美方表达了反对此事,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便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

报道称,赖清德政府此前曾与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洽谈在纽约举办活动、预计赖清德也将出席;此外,他也打算造访得州达拉斯。目前不清楚美方仅拒绝赖清德过境纽约,还是完全不允许他过境任何美国城市。一位高阶美国官员透露,台美双方都在“努力补救情况”,现在尚未取消行程。

路透社消息则指赖清德是把原定于8月的外交出访,往后延到今年稍晚。这些行程包含台湾的中南美洲友邦危地马拉、贝里斯和巴拉圭,且可能过境美国达拉斯;虽未正式确认,但台湾已在跟各国政府商讨。一位知情者说:“没有取消出访这回事,事实上今年晚点就会进一步安排行程。”

週二上午,台湾外交部发言人萧光伟回应上述报道,重申台湾总统府说法,称总统出访都会照往例,等行程定案后再适时对外公布。他表示,考量到最近台湾南部刚经历风灾,再加上台美关税谈判、区域情势等因素,赖清德“近期暂无海外访问的安排,更没有所谓延期、取消、或者美方不同意过境的情形”。

担心破坏美中互动?

上述报道发布时,正值特朗普试图缓解美中紧张关系之际;双方代表团本週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贸易谈判,有观察指两国也在尝试安排特朗普和习近平在今年秋季会晤。

彭博社称,部分人士担心美国若允许赖清德过境,恐怕会破坏美中贸易谈判进程以及领袖峰会的安排;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让部分美国和台湾官员不安,担心特朗普对中国让步太多、甚至怀疑台湾可能沦为贸易战的谈判筹码。

不过,特朗普週二在“真实社群”平台发布贴文,否认主动“寻求”跟习近平举行峰会,称除非习近平邀请,他才会考虑造访中国,“否则我没兴趣!”该贴文并未提及涉及台湾或赖清德过境的问题。

国际危机组织(ICG)资深东北亚分析师杨皓暐告诉DW,这可以看成特朗普释出的信号,欲展现他并没有在跟中国交涉的过程中“先示好跟放软身段”,因为此前美国恢复辉达(NVIDIA,又称英伟达)的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中国等做法,已被外界视为特朗普“为了跟习近平见上一面”而做出的退让。

“从这一次整个美方处理方式,可以看得出来台湾的议题在整个两岸、或者是美中台关系的框架底下,对特朗普来讲,重要性是没有到很高的。”

杨皓暐认为,台湾政府不该再继续以“被动态势”面对美国,反而有必要“主动出击”、捍卫自身利益,例如尝试跟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决策圈建立更高层级的互动,才能更清晰了解特朗普本人如何看待台湾议题。

特朗普态度让中国掌握主导权?

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赖清德还没有造访过美国,但去年底曾以总统身分过境夏威夷和关岛。彭博社报道指,那次过境行程亦曾延后数月,因为当时拜登政府希望赖清德等美国大选之后再赴美。

特朗普政府的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Tammy Bruce)本月初则表示,台湾总统等高阶官员过境美国“符合过去惯例,一也完全符合我们长期的政策”。

对于赖清德可能过境美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上週二(22日)说美方应谨慎处理台湾问题,“中国一贯反对台湾领导人以任何形式、任何藉口‘窜访’美国的行为”。

美国在台协会前主席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向彭博社表示:“政府内部至少有些人把我们跟台湾的伙伴关系放到跟中国的谈判桌上,这非常令人担忧,也对北京释放出危险的信号……在北京对台采取益发具强迫性的行为之际,美国需要释出明确的信息,也就是承诺遵守长期的往例,而非允许北京再一次任意改变规则。”

《金融时报》引述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两岸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观点指:“特朗普应该挺身面对中国的压力,而不是屈服……特朗普释出‘美台关系有些方面可以协商’的信号,将会削弱美国的震慑力,让习近平更敢于在台湾议题上施压、获取更多妥协。”

拜登时期曾任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也说,中国可能继续向美国伸手,例如改变对台政策,或是要求美国提供更先进的科技,“到时候美国要怎么做?”

印太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do-Pacific Security)董事会主席薛瑞福(Randy Schriver)则表示,若特朗普政府是为了讨好北京而不让赖清德过境纽约,“这会是个错误”。“涉及台湾,永远没有所谓好的时机,这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