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结束50年:战争对越南社会和集体记忆的持续影响
2025年5月4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越南战争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军事冲突之一。它紧接着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而起,持续时间从1955年到1975年。战争导致约380万人丧生。最终,越南南方由美国支持的政权战败,北越与南越的共产主义力量取得胜利。
关于越南战争及其后果,已有成千上万本书籍和研究面世。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退休教授、科学史学者何塞·布伦纳(José Brunner)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有一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对战争在心理和社会层面长期后果的理解与承认。
越战后综合症(Post-Vietnam-Syndrom)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就已注意到即使战争结束后,士兵仍长期受到暴力经历的困扰。在德国,被称为“战争战栗者”会出现类似寒战或惊恐发作,有的甚至拒绝进食。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按照当时的观念,这些人要么被视为是在装病,要么被丢给“心灵的自我疗愈”来解决。
越南战争改变了这一切。1972年,与越战老兵共事的精神科医生查伊姆·F·沙坦(Chaim F. Shatan)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越战后综合症”的文章,描述了老兵如何被强烈的负罪感折磨,战争如何让他们变得冷酷,并使其与社会和他人产生了深深的疏离感。
“最令人痛心的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爱别人、以及去接受他人的爱。”沙坦写道,“一位老兵说:‘我希望我能学会去爱,就像我之前学会如何去恨一样。我当时是真的恨!但‘爱’这个词真的太沉重了。’”
布伦纳指出,这篇文章对于理解战争对人的影响方面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这实际上是第一次认识到,战争并不会在最后一声枪响时即结束,因为此后士兵内心深处始终无形地承载着战争。”
创伤后应激障碍
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会才正式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列为一种心理疾病。美国国会1983年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15%的退伍军人受到影响,总数超过40万人。越战结束40年后的一项重复调查发现,每五名老兵中仍有一人受创伤后应激障碍困扰,而此类患者的死亡率是未患病者的两倍。
借助治疗和药物,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被治愈,或至少得到缓解。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状况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轻。
但越南的情况却完全不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越南问题专家、历史学家马丁·格罗斯海姆(Martin Großheim)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我可以肯定地说,遭受创伤的越南士兵数量非常庞大,但这个问题在越南从未被认真讨论过。”
根本原因在于越南共产党(CPV)一直严格控制有关战争舆情,明确规定了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直到今天亦是如此。
格罗斯海姆表示:“心理问题与官方有关英雄主义抗美斗争的叙述格格不入。”
然而,心理创伤确实存在,这一点可以从退伍军人兼作家保宁(Bao Ninh)的经历中窥见一斑。他于1987年出版了小说《战争哀歌》(the sorrow of war),小说主人公为逃避战争记忆而沉溺酒精,深感与社会的疏离。该书出版后即遭禁。
是整个社会的创伤
布伦纳认为,创伤的应对不仅是个人问题:“这不仅仅是每个个体接受治疗就能解决的事情。并不是说把所有人都送去心理医生那里接受治疗,然后一切都又好起来了。我认为远非如此。问题在于整个社会如何处理战争记忆,而这反过来又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据布伦纳分析,一个社会对战争的处理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层面:首先是纪念仪式:是否会在墓地献花圈?是否有公开纪念活动?士兵是被当作英雄缅怀(如在越南),还是像在美国战后那样被斥为“婴儿杀手”?
其次是流行叙事:这里说的不是历史学家的研究,而是指教科书、流行电影和小说如何描述这场战争。第三是交战双方是否达成了和解?第四,社会是否承认战争罪行及士兵的心理创伤,还是选择否认?这一点很重要。
布伦纳指出:“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否认”在战争结束后的最初几十年其实是常态,而不是例外。”
持续数十年的影响
布伦纳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层面,战争后果的影响都将持续数十年。在越南,战争结束50周年被以阅兵式、访谈节目和政治演说等形式庆祝,但这些活动都必须在遵循越南共产党的叙述框架下进行。
格罗斯海姆解释说:“越共要打造一种胜利叙事。其自身则被塑造为国家成功的保障——先是打败法国人,然后击退‘美帝国主义者’(官方用语),接着是‘革新开放’的胜利。”
所谓“革新开放”,是指自1980年代末起实施的经济改革政策,使越南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不对等的、未竟的和解
虽然越美之间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但这种和解却存在一种奇特的不对称:美国人如今在越南受欢迎,但格罗斯海姆指出,越南当局和社会对待自己国家内部的战争对手(南越士兵及其家属)时,仍然存在着“重大的重新和解问题”。越南社会依然回避公开讨论有关南越的历史,南越士兵所承受的痛苦很少被承认。
这一点可以从对南越士兵墓地的态度中看出:战争结束后,这些墓地遭到破坏,长期被忽视。家属甚至被禁止前往扫墓。
直到2007年,越南政府才重新开放这些墓地,允许家属清理、维护墓地。格罗斯海姆称这是一项“对民族和解极为重要的举措”。
“如果越南当局能允许人们寻找那些阵亡或失踪的南越士兵的遗骸,那将是向和解迈出的更大一步。”
至今,仍有数十万阵亡士兵的遗体未被找到。在越南,祭祀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人相信,亡灵只有在获得安葬后,才能安息、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格罗斯海姆的新书名为:《社会主义越南的记忆政治》(The Politics of Memory in Socialist Vietnam)
布鲁纳(José Brunner)关于中东冲突的新书《残酷的邻居:情绪如何推动——又如何缓解中东冲突》(Brutale Nachbarn. Wie Emotionen den Nahostkonflikt antreiben - und entschärfen können)将于五月初由普鲁皮伦出版社(Propyläen Verlag)出版。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