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1月30日,德驻华使馆在官方微博上发帖检讨90年前纳粹分子在德国掌权。文中提到“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他的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终止了此前一直适用的魏玛共和国宪法,建立了独裁政权。在德国,犹太人的权利逐渐被剥夺并开始受到迫害。纳粹统治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一场浩劫并最终走向覆灭。”
该帖子引来不少网民嘲讽,有人批评“德国选了个白痴做外交部长”、“现在德国支持乌克兰纳粹”,也有人称“德国人有纳粹的基因,现在希特勒又回来了。”
言论自由也有边界
由于评论区充满谩骂,德驻华使馆1月31日再度发帖称会删除不友善言论。该篇微博帖子解释道:“我们信仰言论自由,在德国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写作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审查制度。微博下的评论我们通常会保留 —— 即使是不那么友好的评论。”文中反问了中国网友:“每个人都可以思考一下,这些关于德国的不友好的评论,您是否也可以用来评论中国和中国政府?”
德驻华使馆接着表示:即使是在德国,言论自由也是有边界的,“因种族、肤色或性取向而贬低他人,煽动仇恨和暴力,以及否认、淡化甚至为大屠杀辩护的言论我们都会予以删除。”
1月27日是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1945年的这一天,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纳粹死亡集中营。2005年11月,联合国大会指定1月27日为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德国境内有多处纪念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chreiber一座大型雕塑矗立在达豪集中营纪念馆前。这座纪念馆位于慕尼黑郊外,是当年纳粹政权设置的第一个集中营。希特勒上台几周后,那里就关押了第一批囚犯。达豪集中营为后来在第三帝国修建的其它集中营树立起榜样。虽然当时并不是按照死亡集中营来设计,但在达豪被杀害的政治异见者的数量超过其他任何一个集中营。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这座位于柏林万湖(Wannsee)湖畔的玛里尔别墅(Villa Marlier)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展开的大屠杀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1942年1月20日,纳粹在在这座别墅里召开了“万湖会议”,讨论了“最终解决欧洲犹太人的问题”。1992年,这座别墅被改建为“万湖会议”纪念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这里是纪念欧洲范围内600万名被屠杀犹太人的地方。建筑过程耗时两年,于2005年5月12日正式揭幕。位于柏林议会大楼附近的这片碑林由2711个大小不一的水泥方墩组成。参观者可以自由穿梭其中。他们的脚下是一座地下纪念展览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在离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不远的地方,另一座混凝土材质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33年至1945年间遭到纳粹迫害的成千上万的同性恋者。这座4米高的纪念碑上有一个窗口,从屏幕上人们可以看到循环播放的同性之间亲吻的影片。这座纪念碑于2008年5月27日落成。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Markus C. Hurek纽伦堡从1933年到二战正式爆发前一直是“纳粹党”最大的宣传集会的举办地。一年一度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以及有多达20万人参加的集会都是在这个占地11平方公里的会场举行的。如今一直未完工的大会堂建筑已经变成了文献中心和博物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aniel Karmann位于柏林的本德勒大楼(Bendlerblock)是刺杀希特勒行动的指挥中心。1944年7月20日,冯-施陶芬伯格(Claus von Stauffenberg)上校等领导的抵抗运动小组试图刺杀希特勒,但最终失败。刺杀行动的部分负责人当天就在这里被枪决。今天,这里成为纪念德国抵抗运动的场所。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位于下萨克森州的贝尔根-贝尔森(Bergen-Belsen)集中营在成为集中营之前,最初是作为战俘营建立的。生病的战俘被送到这里,很多人死于疾病。5万名死者中,有一个小姑娘的名字叫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后来公开的她的日记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女孩的名字。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Klaus Nowottnick布痕瓦尔德集中营(Buchenwald)建立于1937年7月,是纳粹在德国图林根州魏玛附近所建立的集中营,也是德国最大的劳动集中营。从1937年到1945年4月总共有约27万人曾被关押在这里。1945年美军解放该集中营之前,这座集中营里有64000人遭杀害。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遗址现在是受害者纪念馆。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J. Schlueter2012年,德国联邦议院对面建成了一座公园,纪念被纳粹政权杀害的50万辛提人和罗姆人。在一个水池周围,罗姆人诗人斯皮内利(Santino Spinelli)用英语、德语和罗姆语写下了 “奥斯威辛”这首诗。诗中写道:“憔悴的脸,死寂的眼,冰冷的唇,破碎的心,不再呼吸,没有言语,没有眼泪”。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20世纪90年代,德国艺术家德姆尼希(Gunter Demnig)开启了一个反思历史的文化项目。他在犹太人受害者生前居住地门口的路上嵌上这种黄铜砖。上面刻着受害者的名字和死因。超过4.5万块“绊脚石”分布于德国和其他17个欧洲国家。这也构成了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分散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形式。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位于慕尼黑布林纳街45号的“褐宫”(Braunes Haus)曾是“纳粹党”的全国总部,其名称来自于纳粹党员制服的颜色。1943年10月及其后的盟军空袭中,褐宫被炸毁。1947年废墟被清理留空。2015年,在褐宫原址的位置建成了纳粹历史文献档案馆。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ven Hoppe 分享欧洲时事引热议
一些中国网友们表示赞同,几个热门评论写道:“真的很少看到有血有肉、不含糊其辞、敢表明态度的官微了”;也有人检讨:“几百个评论,没人敢回答大使馆提出的问题吗?这已经说明一切了”、“微博上不少人对我们国内自己的事情连个屁都不敢放,对别国的事那是比外交部都猛”。有人建议德驻华使馆“看到不好的评论可以删掉的”,引来其他网友回復“人民日报直呼内行”。该帖子至2月1日已经有近10万人点赞,8千则评论以及将近9千次转发。不过,许多持肯定态度的评论在隔天便消失无踪,目前留下的评论多是对德国的批评和讽刺。
德驻华使馆时常在微博上分享德国和欧洲的时事,其发布的帖子也非第一次引发热烈讨论。今年初,一篇宣布德国从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正式结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的帖子累积了2千多则评论。有网友称:“然而物价贵了至少3分之一,家用暖气费用每个月多交200-300欧元只字不提”,也有人表示:“这个冬天德国人民都活的好好的,也没看见有多少德国人冻死在这个冬季,所以人有时候不要太高估你自己”。另一则同样引起讨论的话题提到俄乌战争至今累计难民人数将近1400万人,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累计了近1300则评论。
战争未止 乌克兰难民依旧重返家园
(综合报导)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