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十年 站在十字路口的金正恩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德国之声中文网)金正日突然去世十年之后, 平壤政权开始大力宣扬这位前领导人的丰功伟绩,包括展现他对国家所作贡献的艺术展。同时,官方媒体的纪念性文章也呼吁民众更加忠诚地支持金正日的儿子,现任领导人金正恩。
朝鲜是全世界最为封闭孤立的国家之一,而疫情使得该国本就糟糕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经济复苏和现代化将会是他(金正恩)所面对的最大挑战",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研究员金杜妍(Duyeon Kim)表示,"但他可能总会找到掩盖自己政绩上的不足或失误的政治遮羞布,同时向民众灌输责任感和爱国精神,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金正恩走向权力巅峰的道路
根据报道,金正日是在2011年12月17日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当时他正在乘坐火车专列出访的路上。12月28日,金正日的追悼仪式在平壤举行。对于当时的朝鲜问题观察员来说,时年只有29岁的金正日虽然已经被视为接班人,但是人们显然没有预料到,他这么快就需要继承父亲的权力遗产。
金正恩掌权的十年让很多分析人士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有不少人此前曾经猜测,要想领导像朝鲜这样的一个国家,他还太年轻,也太缺乏政治经验。而如今,朝鲜国家媒体已经将他称颂为"伟大领袖",这样的头衔原本只是属于他的祖父--朝鲜开国领导人金日成的。
在接管政权之后的不到两年时间里,金正恩就下令处死了他的姑父张成泽。此外,关于2017年2月在吉隆坡机场遭到投毒死亡的金正男,也有不少传闻认为,是金正恩主导了对自己同父异母哥哥的刺杀行动。
金正恩在执政期间也创下了不少历史上的第一次,比如作为朝鲜领导人和美国总统的首次面对面会谈,还有和韩国总统文在寅的历史性会晤。
历史性的一幕:2019年6月30日在板门店图像来源: KCN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此外他还成功避免了世界上不少其他独裁者的命运在自己身上重演,比如内部政治异见、革命夺权或者是暴力政变等。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他对这个严密封闭的国家内日常生活保持着从不松懈的全方位控制。
金正恩如何保持对权力的控制?
学者金杜妍认为,金正恩之所以能够将权力稳固在握,是因为他"让那些维护金氏家族政权的精英阶层感到满意,同时采用强迫劳动等严酷的手段来加以威慑,同时对那些威胁到自己权力地位的人加以清除或是惩罚"。
首尔梨花女子大学的国际政治学副教授李雷夫(Leif-Eric Easley)对德国之声表示,金家政权维持至今,靠的是"矮化首尔、恶魔化美国和鼓吹民族自力更生"。他说:"然而金正恩与特朗普的会面与美国威胁论背道而驰,韩国如今越来越成功,而平壤对中国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
李雷夫认为,在疫情爆发之后,金正恩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维系政治控制之间的两难境地会越来越严重。
金家政权会走向终结吗?
金正恩虽然努力尝试告别父辈的军事至上政策,转向发展经济,但他也从来没有忽视过军队建设。他没有专注于常规武器的发展,而是将精力放在核武器和先进弹道导弹的研发上,希望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假想敌保持威慑作用。
但对于金正恩来说,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带领朝鲜走出疫情后的危机,为经济复苏绘制出一幅令人信服的发展蓝图。金杜妍认为,尽管平壤选择在疫情结束之前持续自我封闭,朝鲜之前也曾躲过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严重饥荒,从而证明了自己的生存能力,此外中国也会继续帮助这个国家维持下去的。
"我想我们还会看到金正恩政权继续存在数十年的,如果他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的话",金杜妍说。
© 2021 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半岛战争历时3年,其间数百万人丧生。1953年7月27日美国支持下的韩国和中苏支持下的朝鲜签署了停战协议,南北以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彻底分裂。 图像来源: AP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越过38线向南部挺进,并在短短数天内控制了朝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而这一突袭也宣告战争的正式开始。朝鲜战争历时37个月,据估计近45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1910年起,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陷入分裂状态:北纬38度线以北受苏联控制,38度线以南受美国控制。1948年8月大韩民国宣布建国。同年9月9日,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akg-images 在北朝鲜方面越过38线后,联合国在美国的迫切要求下,派遣军队支援韩国。该部队由20国组成,共4万人,其中美军人数为3万6千。联合国部队迅速扭转了此前的不利局面,很快就拿下了几乎整个半岛。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1950年9月15日,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指挥下的联军部队成功在西南部港口城市仁川附近登陆,由此切断北部的供应枢纽。不久后,联军重夺汉城,并在10月中旬控制了平壤。此时战争似乎已经接近尾声,但中国随后的出兵让局势再度生变。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中国于1950年10月中旬出兵,开始进入朝鲜只是少量支援力量。10月底,毛泽东开始大规模派遣“抗美援朝志愿军”参战,同年12月5日,中朝军队夺回平壤——这个冷战时期唯一曾被西方军队占领的共产主义国家首都。
图像来源: Claude de Chabalier/AFP/Getty Images 1951年1月,中国(40万人)和朝鲜(10万人)组成的联合部队发起了大规模攻势,进一步击溃了联军。此后麦克阿瑟呼吁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他本人于1951年4月被调离。继任者是马修·李奇微(Matthew B. Ridgway)。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1951年中期,朝鲜半岛南北部基本回到战前格局,此后南北双方陷入了两年激烈的阵地战。尽管和平谈判在1951年7月已经开始,战争一直延续到了1953年夏天。
图像来源: Keystone/Getty Images 朝鲜战争被认为是第一场代表着东西方体制对抗的战争。支援韩国的部队大部分来自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支援朝鲜的则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和苏联。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自开战起,朝鲜战争中狂轰滥炸不断。三年时间里,联合国军对北部的空中袭击超过100万次,使用炸弹数量约45万吨,其中也包括凝固汽油弹。这给朝鲜带了极大破坏,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都被夷为平地。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1953年联军部队从韩国撤退时,战争死亡人数已上百万。针对阵亡士兵数目,各种说法不一。分析估计,战争中身亡的有50万左右朝鲜士兵、40万中国士兵,以及4万联合国军——其中90%以上是美国士兵。
图像来源: Keystone/Getty Images 早在战争仍在进行的1953年4月中旬至5月初,交战各方就进行了囚犯交换。南方交出七万五千名朝鲜人和六千七百名中国人;北方放回了一万三千五百人,其中包括八千三百名韩国士兵和超过三千七百名美国大兵。
图像来源: Keystone/Getty Images 在1951年7月的停战谈判开始近两年后,交战各方终于签署了板门店协议:规定朝韩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这也巩固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格局。尽管停火,但南北双方一直没有签署和平协议,也就是说,从国际法角度上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尽管两国边界的门板店风景如画,直到今天,沿着三八线的250公里长、4公里宽的非军事区仍然受到士兵的严格把守,驻守在三八线两侧的朝韩士兵每天都处于对峙状态。
图像来源: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