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200109 Kulturstiftungen Krise

Sigrid Hoff2009年1月26日

去年德国增加了不少新成立的基金会,目前总共约有一万六千个,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但金融危机将德国笼罩在不安的氛围中,全国各基金会也不例外。

金融危机下,谁还会关注文化事业?图像来源: AP

储蓄投资所生的利息,是基金会日常运作的经费来源。目前许多基金会都被卷入金融海啸的狂澜之中。2008年12月,报纸上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头条新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埃利.威瑟尔所创建的"埃利-威瑟尔人类基金会",也成为纽约华尔街大骗徒伯纳德.麦道夫的受害者之一:这名纳斯达克股票市场集团的前主席,使用"滚雪球"式的诈骗手法,造成投资人总额高达五百亿美元的损失。以对抗不宽容及不平等著称的"埃利-威瑟尔人类基金会",将主要用于资助青年促进项目的总共1520万美元交由麦道夫管理,结果全被他揣进自己的腰包,造成基金会大部份资产的蒸发。在这个景气严寒的时刻,德国其它基金会的处境又如何呢?

"埃利-威瑟尔人类基金会"的厄运,以及经济的衰退 ,使那些看起来十分稳当的设施,如属于联邦基金会的 "犹太博物馆",也蒙上了阴影。博物馆馆长谷格尔曼女士担心,主要来自美国,赞助博物馆各种项目计划的资金,将会长期中断。她说:”未来我们的经费肯定将越来越少。现在还无法具体知道受影响的程度,但我可以举个例子:我们跟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其它博物馆有合作项目,一般惯例是:新展览项目开幕的时候,合作的博物馆会派代表参加开幕式,但今年之内不会有人来了。“

也许有人认为,对方不派代表观礼,问题并不大。但是"犹太博物馆"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这样一个重视维护交流互动和发展未来项目的文化设施流失了已形成惯例的访客,则意味着危机的显现。与此同时,博物馆来自美国方面的友好赞助团体,也将因成员的财务损失,未来无法再出手大方地提供资助。

私人基金会的处境更困难,例如设址柏林的"美国学院"是一个德、美两国民间合办的基金会,现在已因资金短缺而压缩了2009年的学术交流计划。德国其它一些著名的基金会,也同样采取了节约措施。

前不久,私人基金会"回馈"在柏林的"犹太博物馆"举行了展览会。基金会是希特勒的总建筑设计师及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的女儿-日尔曼文学家希尔德.施拉姆女士于1994年创立的,目的是鼓励其他德国人也进行回馈。她表示:”成立《回馈基金会》的主要目的,是为生活在德国,从事艺术和学术研究工作的犹太妇女提供支持。成立基金会的背景原因,是要补偿纳粹时期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剥削和资产侵占。“

15年来,《回馈基金会》为数众多的工作项目,可视为促进在德犹太人重建新生活的标志。然而,《回馈基金会》现在也必须对金融危机做出反应:基金会主管财务的施密茨女士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使基金会免于遭受最严重的财务损失。她说:”基金会的资本必须进行保守性投资,国家对此制定了相关法规。因此,迄今为止,我们的损失有限。我们进行的是储蓄投资,只拥有极少数行情起落较大的股票证券,这些票券目前已无法抛售。“

目前德国私人基金会尚无必要缩减已制定的项目计划,但筹划新项目时,就必须慎重考虑了。现在各私人基金会争取赞助者的竞争日益激烈,连那些不全然依赖捐助款项的公益性基金会及机构、设施也都感受到了这一发展趋势。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