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改革:沙特国王阿布杜勒登基5周年
2010年8月3日沙特王国十分注重政策的持续性。阿卜杜勒·本·阿齐兹是该国建国元勋伊本·沙特45个儿子中第五个儿子。 在此之前的十年里,前国王法赫德因患中风(1996年)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被迫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了当时的王储阿卜杜勒。阿卜杜勒仅比去世时84岁高龄的胞兄法赫德年轻三岁。所以,保持持续性这一原则似乎是大势所趋。
全面深入的变革
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因为新国王实施的改革措施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当然,某些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长年的运作和准备,但自阿卜杜勒登基以后,他的执政风格愈发公开和果决,无论是国内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变革,还是在外交关系问题上:比如沙特对美政策,对周边国家政策以及该国对以色列政策等。
阿卜杜勒的前任法赫德曾是沙特富豪糜烂生活方式的典型象征,他为此成为保守派的攻击目标,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与沙特阿拉伯国家严格规定的“穆斯林生活方式”背道而驰。阿卜杜勒则完全不同于其前任,这一点令西班牙豪华疗养地马尔维利亚(Marbella)以及伦敦的赌场老板深感失望。沙特前国王法赫德为推行伊斯兰教改良的瓦哈比运动投资数百万,新国王则更为关注沙特教育体系的完善,包括建设新大学和更好的中小学等。
在外交政策上,阿卜杜勒也奉行改革路线。法赫德坚持与美国结盟,阿卜杜勒则与阿赫德的做法拉开了距离:他公开反对在乔治·布什领导下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当年,为了解放科威特,法赫德曾率领自己的国家站在老布什的同盟一边;阿卜杜勒则减少了对世界范围内穆斯林组织和运动的支持,加强了国内的反恐力度。以基地为首的各恐怖主义组织对沙特王室提出挑战,打击恐怖主义分子也是沙特在911事件发生后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出的明确信号。具体说就是:尽管911事件的绝大多数作案人均为沙特人,但沙特王国明确与这帮人划清界限。
主张各教派间的对话
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在阿卜杜勒领导下,利雅得为缓解地区冲突,尤其是中东冲突付出了积极努力。尚未登基之前,阿布杜勒就于2002年在贝鲁特向阿拉伯联盟提出了和平倡议,具体内容是,建议阿盟承认以色列,保障该国和平,但前提条件是以色列需交还1967年被占领土。该倡议于2007年在利雅得做了修订,直到今天依旧有效,当然以色列对此没有做出官方表态。不过,阿布杜勒的倡议与法赫德的反以路线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另一个领域,阿布杜勒也付出了积极的努力,而且已远远超出了改善沙特形象的目的:沙特国王借助国际会议,比如2008年在麦加、马德里和纽约等,积极主张穆斯林世界与世界其他宗教信徒间展开密切对话。
在内政和社会方面,阿布杜勒朝着改革方面迈出了最初的步伐。比如该国于2005年首次举行了地方议会选举,但4年之后没有再次举行。沙特禁止任何政治派别,也不存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惟有一个有90人组成的“协商会议”,其成员均由国王任命。想必,阿布杜勒深知,这一点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中产阶层一再敦促国家领导人实行改革,即便在内政和社会领域,持续性的原则想必也不会永远维持下去。
作者:Peter Philipp/编译:祝红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