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长平观察:从"小球转大球"到"大球飘气球"

2023年2月8日

"气球事件"仍在发酵。时评作家长平认为,中国外交部的"战狼"作风,是一种低阶版的现实主义外交。

美国海军在打捞击落的气球
美国海军在打捞击落的气球图像来源: U.S. Fleet Forces/U.S. Navy photo/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个来自中国的气球,带着操控装置和侦察设备,在美国的上空盘桓了三天。中国方面宣称是失控误入,表示遗憾但并不道歉。美国最后发射导弹击碎气球,并打捞残骸。这一画面感极强的事件,成为中美外交史上话题性十足的章节。

中国"清零"防疫政策的惨败,以及外交部的人事变动,让外界猜测"战狼"外交将转向。气质温和的新任发言人毛宁,在这次事件中的"战狼"表现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的话语逻辑似乎是:我们对这个气球失控了,但你们也不许管!--意思是它爱飘到哪儿飘到哪儿吗?还是中方确信它飘着飘着就会飘回来?

"战狼"外交在继续

路透社记者提问:"假如是美方气球或无人机进入中国领空,中方会否将其击落?"毛宁答:"我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事实上,这并非假设性问题。有网民找出官方媒体报道,"我军战机曾击落某国高空侦察气球":南部战区空军某部飞行员通过目视发现战机上方几公里处,有一白色球形空飘物,通过进一步观察确定其为有动力无人气球,上级指挥机构命令飞行员将其击落,"飞行员武辉从锁定到击落目标,耗时仅30秒"。

气球被击落图像来源: Randall Hill/REUTERS

"打脸"不止一次。受此事件影响,美国务卿布林肯决定推迟访华行程。中国外交部竟然宣称,"中美双方都没有宣布过什么访问,美方发布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们予以尊重"。而就在两周前的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还表示,中方欢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中美双方正就有关具体安排保持沟通。这条新闻至今还挂在中国政府的官方网站上。

前后矛盾与不讲逻辑一样,都是让人感觉不可理喻的"战狼"外交表现。

我曾经在本专栏文章《长平观察:"求和"说,战狼外交泄露天机》讨论过,外交部发言人"雷语"不断,首先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素质太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素质很高;甚至主要不是因为当下的领导人个性强硬--中共外交曾经非常在意"礼仪之邦"的风范,变化是从胡温时代开始的:"中国模式"被官方刻意塑造,"大国崛起"带来了粗鄙的民族主义情绪,原本相对中共政权其他部门来说比较文雅的外交官,纷纷变得粗鲁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发现,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这样做更有利可图。

低阶版的现实主义外交

气球事件让很多人想起来,中共政权和美国政府的建交,也是从"球"开始的。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中国,随后中国队回访,打破了两国二十多年的隔绝,开启了一段新的大国历史。

"乒乓球外交"被视作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代表的务实外交的典范之作。

务实外交也称为现实主义外交,它的对立面是自由主义外交,又叫理想主义,价值外交。自由主义外交来自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相信人类能够以理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些理智就是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秉持这些价值观的国家就是好国家。好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对付没有自由、践踏人权和维护专制的坏国家。随着好国家越来越多,人类距离全球和平的理想就越来越近。

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基辛格做视讯演讲图像来源: Markus Schreiber/AP/picture alliance

现实主义外交对理想主义外交嗤之以鼻。现实主义外交认为,世界上的国家无所谓好坏,都在权力而竞争。民主也并不优于专制,孰优孰劣取决于实力大小。美国政坛的话语都是理想主义类型,强调自由对国家的意义,着意推动全球民主。在现实主义外交看来,这些要么是虚伪的说辞,要么是华丽的掩饰,实际上美国的外交实践从来都奉行现实主义。

显然,对于长期为合法性而焦虑的中共来说,不分是非善恶的外交理论正中下怀。在"乒乓球外交"五十周年前后,基辛格多次被邀请前往北京,成为中共最珍贵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之一。习近平曾经对他说,他访问中国时永远都会受到欢迎。

冷战时期,基辛格的"均势"(Balance of power)理论认为,美国应该运用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来自苏联的压力。正是这种理论促成了中美建交,也被认为有效地遏制了苏联,并最终导致美国的胜利。

问题在于,因为他的"均势"战略,苏联解体三十年之后,出现了一个比苏联更加强大的美国的对手。这真的算是美国的胜利吗?或者说,这样做,对于人类和平来说,真的很"务实"吗?

没有人会否认"乒乓球外交"促成的两国人民交往的价值。但是,它只能在基辛格式的"务实外交"的框架之下发展吗?

"乒乓球外交"被称赞为"小球转大球"。如今,两国关系变成了"大球飘气球"。中国外交部的"战狼"作风,是一种低阶版的现实主义外交。它与拜登政府的制定的 "有原则的现实主义"(principled realism)外交政策之间的冲突,会在这场气球事件中走向何方?

 

作者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 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