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长平观察:“孝顺国家”吧,孝子贤孙们!

长平2016年2月16日

中国央视新闻宣传提出“孝顺国家”引发舆论惊讶。时评人长平认为,这是“中国梦”的必然结果。

China Kutsche
孝道在中国曾被视为“意识形态敌人”,但此后又迎来复苏(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SIAN NEWS NETWO/Zhu Xingxi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我上学的年代,"封建孝道"是中共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敌人,但它时常藏在民间的"小农意识"中,需要"深揭猛批"。那时谁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央视新闻专题,会以 "孝顺怎么做"做题目。更不会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是," 奉养父母,这是孝的开始;忠于职守,报效国家是孝的提升,是更大的孝道","国家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但二者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冲突。因为孝道作为儒家主张的社会秩序伦理,一向被认为其实质是维护帝王专制。直到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前夕,"封建观念"被认为是进入现代国家的障碍,"冲破封建家庭的桎梏"成为现代中国文学艺术和政治宣传的重要主题。到了"文革"时期,"忠孝"冲突演变为揭发父母的"反革命罪行",上演了无数的伦理悲剧。因此,"文革"之后,重新审视家庭关系,成为人性复苏主题的一部分。"六四"之后,当局利用传统文化来寻求统治合法性,在很多人看来也顺理成章。

孝道给统治者带来的好处超出预期,除了维护"和谐稳定"之外,还被用来解决腐败导致社会养老体系欠缺问题,而且腐败现象也被归结为"家风败坏",因此在胡锦涛时代后期,孝道宣传即有所强化。但是习近平并不满足于此,他要把"中华民族是一家"这个比喻变成政治现实,让"习大大"成为真正的家长头衔。因此,孝道成为他的"中国梦"的一部分。在2014年的"三八节"讲话中,习近平不顾这是一个女性权利抗争纪念日,要求"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后,他又多次在讲话中谈论"家风家教"。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长平图像来源: imago/epd

粗暴蛮横乃家长本意

我曾在文章中指出这个政治趋势,认为孝道是专制的题中之议。当时即便在很多反对孝道宣传的人看来,这也似乎有些"上纲上线"。他们似乎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政治宣传匮乏的体现,甚至是意识形态工作者偷懒的结果。今年的春晚及春节期间的新闻专题,不加掩饰地进行"爱国"、"爱党"和"孝道"宣传,让很多原本不愿正视现实的批评者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孝顺国家"这个概念的提出,在"孝道"文化中的确有石破天惊的效果。有网民惊呼,它彻底解决了"忠孝不能两全"这个亘古难题。也有人指出,它本身就是"大逆不孝"的说法,理由是 《孝经》里说““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人们似乎忽略了,粗暴、蛮横的作风本身就是家长制的标准配件。孝道就是绝对服从,没有粗暴、蛮横,"绝对"何以体现?即便是表达关爱,家长也应该是"严父"形象。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当局会容忍维权律师咬住法律理直气壮,会默认香港有出版"禁书"的言论自由,现在则二话不说统统绑架了事。这并不是"工作中不讲究方式方法"问题,而是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