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自2015年 "别让李嘉诚跑了"以来,中国官媒这一轮对李嘉诚的攻击火力最猛,但也最为短命。一周时间过去,口水就已经晒干,几乎看不到影儿了。
在此之前的"跑路"风波中,李嘉诚多次接受媒体采访,不仅否认从大陆撤资,还称赞大陆投资环境,可以说给足了北京面子。
这一次,在针对香港抗议运动表达希望"执政的亦都能对我们未来的主人翁网开一面"之后,中国官媒或者官媒操控的社交媒体,不仅批判李嘉诚"纵容犯罪",而且还直接宣称"突然,人民日报郑重发声!留给李嘉诚的时间不多了"。但是,李嘉诚以基金会名义发表声明,说自己"习惯了那些莫须有的指责",并表示对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都不能接受。
"莫须有的指责"和"语言暴力",显然是指来自中国官媒的攻击。不过,面对如此"不老实的态度",中国官媒反而哑口了。这种时候,他们惯常的做法是虚拟一个胜利的姿态草草收场。果然,被网民讽刺为"最会叼飞盘"的《环球时报》所属的环球网发表文章《李嘉诚"改口"了》。
在这家媒体的读者看来,这无异于说,李嘉诚在人民群众的怒吼声中,不得不低头认罪,悔过自新。
"改口"的不是李嘉诚,而是中国官媒
其实,李嘉诚并没有变化。无论是当初的"跑路"的先见之明,还是今天的公然劝谏,他说话都留有余地,可以做多面解读。之前有记者问我,李嘉诚8月中旬刊登的广告"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爱中国,爱香港,爱自己"和"爱自由,爱包容,爱法治"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我回答说:不同点人读出不同的意思,正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在9月8日出席香港慈山寺祈福活动所说的话,其实也是一个"双面贴":"香港人能够度过这个难关,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体谅大局,而执政的亦都能对我们未来的主人翁网开一面"。
对于这句话,中国官媒看到的是"未来的主人翁"和"网开一面"--这些媒体在国内国外大造舆论所渲染的,抗议者是不可饶恕的暴徒和恐怖分子--中共实行的从来都是现任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的一句名言:"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想要两头讨好,没有那么容易。
李嘉诚基金会9月13日发表的回应声明中,同样也说了两方面的话,除了表示不接受语言暴力之外,也表示"宽容不等于纵容,不等于无视法律程序"。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环球网看到的却是这一句话,而对于另外一面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死不改悔"的那一面,却直接忽略,宣布他"改口"了。
香港人坚持抗争的机会
这也是中共洗脑教育的困境:宣扬反对者罪该万死,专制者无所不能。很多"小粉红"感到困惑的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把李嘉诚抓起来"?旁边的战友给出了解释:"我们的领导人真的太仁慈了!"好吧,毕竟是一个九十高龄的老人。但是,那些年轻的暴徒,难道也要宽容吗?为什么要向他们让步,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条例"修改计划?难道宣传中没有说过"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吗?这样做怎么对得起那些在前线卖命的"爱国者"?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从《逃犯条例》修例开始以来,召开过许多记者会。 在诸多争议当中,召开记者会引来的批评看似比赞誉多。林郑就此成为历年以来支持度最低的香港特首。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像来源: Reuters/A.A. Dalsh林郑接受TVB专访中,强调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用母子关系比喻她和「反送中”示威者的关系,说自己不能纵容孩子任性,否则孩子长大后悔,会回头来指责母亲。 她也泛泪说表示不能接受有人批评她「卖港”,但她为香港做出不少个人牺牲,连老公都说她当了特首后「卖身给香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立法会原定6月12日对《逃犯条例》修订内容进行二读。 这天,大批香港市民占领立法会周遭干道,导致立法院取消会议。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傍晚以电视录像发言,三度形容金钟发生的冲突是「暴动”。 这项批评也催生日后「反送中”示威者的五大诉求之一「撤回6.12暴动定性”。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逃犯条例》的修订初衷是因应陈同佳案,但是台湾社会在港人大规模游行后,公开表示絶不接受修订的《逃犯条例》。 有鉴于此,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说,《逃犯条例》在今年通过的迫切性便不复存在。 林郑认为修法仍有其必要性,提出「暂缓”,让社会冷静一下。她强调这并非撤回。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yodo在民阵“反送中”6.16大游行号称超过两百万人上街之后,林郑月娥在6月18日下午4点举行记者会。她表示,针对《逃犯条例》修订,“我个人需为此负好大责任,对于引起社会矛盾纷争焦虑,我真诚道歉。” 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没有提及是否撤回修例。在记者多次追问下,林郑重申:“港府暂缓后没有重启的时间表。”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2周年纪念,示威者在包围金紫荆广场导致升旗礼改至室内举行后,又在下午开始冲撞立法会玻璃。 之后,香港示威者进入立法会大楼,但在午夜前就全数撤出,最终警方仅花三小时便完成外围清场。2日凌晨,林郑月娥反常地在凌晨召开记者会,谴责示威者。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 Kwan林郑在记者会上承认,修例工作「完全失败”,逃犯条例「寿终正寝”。 然而,示威者并不满意林郑的用词,认为林郑刻意回避法律用语上的「撤回”一词,相当于为草案的「复活”留后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7月21日晚上发生了两件重大事件: 一件是示威者包围中联办,另一件是白衣人在元朗地铁站无差别袭击市民。 示威者涂污中联办国徽虽然引发批评,但是元朗车站溅血、白衣人与警察互动良好等影像与照片像火一般的扩散开来,其触目惊心很快的便夺去媒体的注意力。 林郑月娥在隔天下午三点才召开记者会时,被记者质疑,之前都可以凌晨开记者会,为何这次如此慢? 对于记者会的时机,她则说她要在掌握的情况下才向社会作出交代。
图像来源: Reuters/Stand News/Social Media林郑月娥在7月22日下午三点召开记者会,谴责部份激进示威者污蔑国徽,将会依法追究。记者质疑林郑在讲话中先谴责示威者涂污国徽、才谴责元朗发生的暴力事件,是不是意味着认为涂污国徽的重要性大于元朗的人身安全? 林郑月娥强调,市民的安全与一国两制的底线都是她的关切重点。 记者会后,中国媒体大幅报导示威者涂污国徽一事,同中国官方予以强烈谴责。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B. Yip林郑在行政会议前会见记者表示,特区政府将马上展开工作,构建沟通对话平台,和不同背景、阶层和政治意见的人对话。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L. Suwanrumpha在这个记者会的前一个周末,警方第一次出动水炮车、又第一次鸣枪示警。林郑在那之后召开的第一个记者会上表示,关于构建沟通平台的工作还在进行中,但她提到自己在前一个周六已经约了19人见面听取意见,为时3小时。现场有记者问道,如果政府已经决意不接受示威者的诉求,那么构建平台又有甚么用意? 林郑回答道,政府在过去两个月都持续有对民众的诉求做出回应,“所以问题并非不回应诉求,而是不接受诉求。 ”她继续说: “如果我们因为民众抗议就接受诉求,那对政府而言,这是非常不妥当且不能接受的作法。 ”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M. Vatsyayana9月2日晚上,路透社公布了一段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与商界人士闭门会议的录音,录音中她说自己给香港带来「不可原谅的浩劫”,「若有选择,会第一时间辞职下台”。 这段24分钟的录音引发不同看法,有的人感到同情,有的人怀疑她是刻意博取同情。 隔天,林郑抢在中联办表定下午的记者会之前,先行召开记者会。 林郑月娥说,对于在私人场合的发言被录音并交给媒体十分失望。 有记者问她,是不是刻意外流录音,她严正否认。她表示,从未向中央提出过辞职要求。
图像来源: Reuters/K. Pfaffenbach9月4日下午,消息传出林郑急召建制派上礼宾府,料将撤回修例,还有可能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 消息一传出,港股飙升近千点。 当晚,林郑发表6分钟电视讲话,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条例》,但是没有如传闻成立新委员会,仍坚持按照既定机制由监警会调查事件。 翌日上午,林郑召开记者会,覆述她在电视上提出的四项行动。 她回复记者提问说,撤回修例决定是港府提出、中央支持。
图像来源: Reuters/K. Pfaffenbach 毫无疑问,中国官媒如此心急,是因为香港抗议的真正原因也无法对大陆民众诚实交代,需要模糊焦点,找到替罪羊。香港地产霸权一直为人痛恨,李嘉诚"顶风作案",正是转移视线,推卸责任的良机。这对于那些本来就相信人们只会因为物质利益上街抗议的大陆民众来说,是一种重复表演;对于了解香港人为自由、人权和民主而抗争的人来说,这种策略是失败的。
我十分赞同《苹果日报》发表的一篇评论,作者李平认为,李嘉诚的诤言虽勇气可嘉,但与当权者的反击一样,并未深切理解抗争者的诉求。"只要香港有普选、有自由,港青就能奋发上进,就算输也输得起,何需官商网开一面?"
不过,也应该看到,李嘉诚的温柔呛声,也让中共官媒露怯。这也正好呈现了香港人坚持抗争的机会,显示了这场不需要"网开一面"、绝不妥协的抗争的意义。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