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革命的面孔
2014年10月3日
广告
雨伞革命的面孔
每天,香港都有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呼吁民主。
Charles Tsoi, 18, 中学生
“我已在这里抗议了四天。帐篷是市民捐献的,好让示威者可以休息。不过,里面甚至比外面还要热。”
Michelle Keung, 21, 大学生
“我在一个供给站作义工。很多人捐赠各种物品,比如防护眼镜或水。成为这一运动的一部分,我很自豪。”
Calvin Ng, 31, 会计
“我是带着雨伞来的,因为雨伞是这一抗议的象征。我在这里,是为香港人民而战。我支持民主。”
Chan Ka Ying, 16, 中学生
“好热!所以我用喷水壶给示威者降温。他们总是会笑着说谢谢。”
Eric Leung, 40, 生意人
“我和妻女一起来的。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抗议。但我希望我的女儿能亲历这一场景,并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香港很少有这样大规模的民主运动。”
Eugene Chan, 17, 中学生
“我听说许多记者需要翻译。所以我和同学把粤语翻译成英语。我们还设立了一个facebook页面。”
Felicia Wong, 43, 信息工程师
“黄丝带就像雨伞一样,是抗议的象征。我是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它的来历,但应该很久了。”
7 张图1 | 7
雨伞革命的面孔
每天,香港都有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呼吁民主。
Charles Tsoi, 18, 中学生
“我已在这里抗议了四天。帐篷是市民捐献的,好让示威者可以休息。不过,里面甚至比外面还要热。”
Michelle Keung, 21, 大学生
“我在一个供给站作义工。很多人捐赠各种物品,比如防护眼镜或水。成为这一运动的一部分,我很自豪。”
Calvin Ng, 31, 会计
“我是带着雨伞来的,因为雨伞是这一抗议的象征。我在这里,是为香港人民而战。我支持民主。”
Chan Ka Ying, 16, 中学生
“好热!所以我用喷水壶给示威者降温。他们总是会笑着说谢谢。”
Eric Leung, 40, 生意人
“我和妻女一起来的。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抗议。但我希望我的女儿能亲历这一场景,并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香港很少有这样大规模的民主运动。”
Eugene Chan, 17, 中学生
“我听说许多记者需要翻译。所以我和同学把粤语翻译成英语。我们还设立了一个facebook页面。”
Felicia Wong, 43, 信息工程师
“黄丝带就像雨伞一样,是抗议的象征。我是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它的来历,但应该很久了。”
7 张图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