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韩国“克隆王”再迈出惊人一步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5月20日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兽医学家黄禹锡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出为病人“量身打造”的胚胎干细胞,在所谓“治疗性克隆”上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支持者关心的是这一技术离临床实用还有多远,而反对者担心如此下去“克隆人”只是个时间问题。

韩国“克隆”明星-黄禹锡图像来源: AP

去年2月,黄禹锡就因为宣布首次从克隆出的人类胚胎成功提取出干细胞而引起国际瞩目和争议。但是,当时他们克隆出的干细胞与一名捐赠卵子的健康妇女、而不是病人的基因相符。在去年的研究中,胚胎克隆自同一批健康年轻妇女,她们为研究捐献了242个卵子,而黄禹锡仅从1个胚胎成功培育出了干细胞。自从去年年初克隆出全球首个人类胚胎后,黄禹锡成为了国际上最受争议的科学家之一,也成为了韩国的“民族英雄”。

如今,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又取得了快速的技术进步。在5月2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在线版上,黄禹锡和他的合作伙伴、妇科专家文新永(Shin Yong Moon的音译)发表报告,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克隆出与病人基因相符的干细胞。这是在“克隆疗法”中设法让病人生长出自己的替代组织来治疗疾病的重要一步。

报告说,他们的研究小组将185个捐献的卵子去核,然后将其分别与一个从11位患者的皮肤上提取的细胞相融合。这11名患者中男性和女性都有,年龄在2岁到56岁之间,这些人患有脊髓损伤、糖尿病或遗传免疫疾病。

掌声与口水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对黄禹锡研究小组的最新成果立即表示了支持。该学会表态道:“我们为黄禹锡教授及其同事取得的巨大科学成就而鼓掌欢呼”,他使得“干细胞研究治疗人类悲惨病痛的诺言得以实现的日子越来越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德裔美籍科学家鲁道夫.严内希说,“有人将会向他吐口水,有人将会为他叫好”。

2004年黄禹锡小组克隆出的人类胚胎初阶段显微镜照片图像来源: AP

韩国为黄禹锡在胚胎克隆上的领先研究感到自豪,韩国政府不但为黄禹锡的研究小组提供了丰厚的研究资金,还为黄禹锡出版了纪念邮票。除了政府资助,黄禹锡还得到了数百万的私人的赞助。如今,黄禹锡的实验室已经是国际生物与医学界中的热门地址,上门求职的生物学家络绎不绝。

离临床实践还有很多路要走

对于治疗性克隆医疗技术,关键的是要确保克隆出的细胞含有的遗传信息与病人基因相符,这样才会保证这些细胞不被人体免疫系统排斥。黄禹锡的最新研究正是在这一点上取得了突破,克隆出了跟病人基因相符的干细胞。此外,他的研究小组还找到了快速和安全挑选干细胞的方法,使用的卵子的数量只是从前的20%。他们也排除了使用老鼠“喂养细胞”营养人体细胞系的方法,减少了令人担心的物种污染问题。

但是,这一成果距离有效临床治疗疾病还相差很远,因为他们克隆出的细胞很可能还带有病人的来自于遗传的病态基因信息。

英国人没能抢个先手

就在黄禹锡在网上发表最新成果的几个小时之后,英国的研究者也宣布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BBC报道说,英国纽卡索大学的科学家将其它细胞的遗传物质植入来自11位妇女的去核后卵子,其中三个克隆胚胎存活了3天,一例存活了5天。报道说,英国科学家们是想从人类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利用它们来试验治疗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和哮喘等疑难病症的可能性。

德国禁止克隆胚胎

黄禹锡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政治和社会态度方面,亚洲地区对他的相关研究给予了支持,相比之下,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胚胎研究和治疗性克隆不是被禁止,就是在各方争论下处于困境。

在德国,黄禹锡这样的“治疗性克隆”研究是被禁止的。对这类研究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胚胎中已经具有了一个生命个体的无数的个性特征,将胚胎制造出来仅仅是为他人治疗服务并且在用完后销毁,这是有违人类的伦理道德的。

5月20日出版的著名的“法兰克福汇报”透露,德国总理施罗德希望放松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限制,他将会努力说服执政伙伴绿党以及公众转变态度,支持新的生物医学政策。报道说,施罗德认为韩国人的研究成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报道说,施罗德政府正在一步一步做工作,争取在德国取消目前对“治疗性克隆胚胎”的限制。但是,预计施罗德不会在2006年大选前提出这一在德国十分敏感和有争议的话题。

治疗性克隆在中国

根据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中国“ 国家973干细胞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凌松教授向新华社的介绍,中国目前有多家实验室也在从事干细胞研究,“希望用治疗性克隆技术得到人源胚胎干细胞,但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原因是“是生殖医学机构和干细胞研究机构分离,没有形成有效合作的运作机制”。

他说,“最近一年来,中国科学家利用自然囊胚培养的方法,已经建立了多株人源胚胎干细胞,治疗性克隆的技术条件也已经具备。”李凌松说,今年8月16日至17日将在北京举行“2005年国际干细胞研讨会”,届时将有数十位干细胞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与会。李凌松相信,中国在治疗性克隆研究方面一定会有所作为。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