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堵”人民爱汽车
2012年4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北京的三环。每天早上都有成千上万辆汽车艰难的压过这里的六车道驶向市中心。经常是汽车不如人走得快。这样的交通拥堵也给城市的上空挂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乌云。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在过去的几年中急速增长。每天有超过500万辆汽车上路-比五年前多了一倍。估计,这一数字几年后会达到6百万或是7百万的水平。一位女士唉声叹气的说道:"车多,然后交通不太好。我觉得如果把一些想法用在怎么样改善交通的情况下,我觉得会更好。"
北京人均汽车保有量逼近德国
但这并不简单。北京已经对汽车牌照的发放做出了限制。而且,每个北京人每周都有一天不能开车,决定这个的是他们的车牌尾号。北京已经在尽最大的努力发展地铁。但是,目前看来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每天长时间堵车的状况。人们对汽车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弱,北京交通学方面的教授段立忍(音)表示:"因为老百姓要买车啊。我们尽管有500万辆汽车,但是北京有2000万人口。那么4个人,才有一辆车。在德国的话是3个人有一辆车。那我们还需要很多很多车。"
学者:为了和谐,不能限制私家车
北京的城市规划者们现在还不敢出台严厉措施管住每天的"车龙"。比如像上海那样拍卖汽车牌照,虽然这样做的结果是牌照的价格有时候比汽车还高。或者向伦敦那样向机动车收取高额进城费。段立忍觉得这些都不是办法,他表示:"随着发展速度快,我们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贫富差距拉大了,不公平性就会拉大。不公平性表现在比如说,你可以开汽车,我不能开汽车。那么就形成了一种心理的差异。那么这样就会造成一种人们之间的不和谐。所以,我感觉到,你再停车收费,那就是说,有钱的可以买路啊。你现在有钱的可以去买高级房子,你有钱的可以买路走,那老百姓怎么说啊。"
这位教授心中有另外的想法:他希望能够重新唤醒北京曾经名著一时的自行车文化。因为20年前,北京城内每天有数十万辆自行车上路,当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配套,自行车道很宽。但是,骑自行车在今天的北京人看来是生活贫困的表现。认为只有买不起汽车的人才会骑自行车。这非常可惜,向游人租赁自行车的白秀兰说(音):"北京本来是一个自行车大城。这么多年,因为大家还拿汽车当成自己有身份的象征。我不能开QQ,我得开大奔我才最有身份呢,那他拿骑自行车没当作是身份的象征。"
重新唤醒自行车文化
然而,现在北京就有一些人想改变这一现状。这是个由一名澳大利亚人巴夫顿(Shannon Bufton)组建的名为"比车牛"(Smarter Than Cars)的社团。他发出的信息是:骑车最酷。
"我们希望能够慢慢形成一种长期的效应,提升自行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为自行车不是廉价和贫穷的代名词,而是代表着新中产阶层。"
巴夫顿的经验是:提环境保护不能让北京人为之所动。但把自行车说成是时髦的高科技产品更能赢得人心。在北京自行车周期间,"比车牛"的工作人员在一家高档购物中心里布开展台,展示了一些最先进的运动性自行车。这种做法非常成功。巴夫顿说:"我们越来越多的能够看到25岁以下的年轻人骑车出行。他们认为这样很时尚。而且还有人利用周末时间骑车畅游北京周边的山区风景。"
但是,这改善不了交通拥堵的情况。因为驶向山区的人们首先必须开车。他们在奔向大自然的路上必须和其他北京人一样,老老实实的在"首堵"中一步一步往前挪。
作者:ARD 编译:任琛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