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区议会选举:“伞兵”与小市民 图改议会版图

陈家俊2015年11月21日

香港去年经历79日的占领运动,促使一众香港市民不再沉默,部分人更踏上从政之路,出战区议会选举,当中不乏雨伞运动中站在前线的年轻人,也有家庭主妇因为伞运觉醒,希望走进议会继续争取民主。

Bildergalerie "ein Jahr nach Regenschirm-Bewegung in HK"
图像来源: Qing Yuen W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占领运动"中走上街头最前线的抗争者,大多都是十多岁丶二十出头的香港年轻人,显露出这批新生代对香港及北京政府的不信任。虽然争取普选最终无果,但为延续"伞运"精神,这些"伞兵"成立不同政治组织,并藉参与选举走进议会。

去年底占领后成立的政团"青年新政",以年轻人为骨干,这次区议会选举共派出9人参选,是众"伞兵"政团中阵容最大。"香港人,一齐赢一次"是他们的竞选口号,又提倡"港中区隔",拒绝他们所称的香港"大陆化"。为秉持选举无筛选的原则,他们并没有与泛民主要政党协调,因而在部分选区出现"撞区"情况。

“伞兵效应”40多人参选

29岁的梁颂恒是"青年新政"召集人,这次出选中西区观龙选区,对手是拥有多年地区工作经验的民建联成员杨开永。梁与不少香港支持民主的年轻人般,过去参与"反高铁"丶"反国教"丶六四集会,七一游行会上街。"当时的心态只是个参加者角色,结束后无论是成功与失败,尽了我的责任,就应该完结了吧。"

去年9月28日,万人上街声援在香港政府总部外的示威学生,演变成警方向示威者施放催泪弹,梁颂恒当时还在泰国旅游,两天后他回到香港,就展开两个多月的占领岁月。"总之见到哪里发生事情,就会去哪里。"结果在占领过后,他放弃电子商贸的工作,专心从政。

"现在最大的觉醒是感觉自己更为实在,做一件事情是为了结果,而不是只为了过程。如果心态仍然像以前一样,只表达诉求不计较成败,香港前途和民主道路会很灰暗。香港2047年以后的前途问题,与北京对《基本法》和一国两制不同的诠释,我们就是要从进入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

“雨伞运动”激发一些年轻人和小市民投身政治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

参选青年:如果连票也不投 没有民主就是"自找"

走到选战最后阶段,对于选情他没有太多估算,一切还是取决于手中有票的选民,"这也是一个考验香港人的时刻,如果当一个最廉价的方式,去投票决定我们的前途,如果我们也不去争取,我们没有普选丶没有较民主丶公平公义的制度,也是自找的。"

在本次区议员选举初次投身选战的还有寂寂无名的小市民。本身是香港中文大学职员的翁爱明,典型香港家庭主妇,平日最爱看韩剧。令她踏上参政之路,源于家住的屋苑维修工程,出现围标丑闻。

屋苑围标丑闻 令"师奶"披甲选战

2013年,翁爱明家住的沙田翠湖花园爆出逾2亿天价工程,每户业主要摊分20至30万元维修费,此后香港廉政公署揭发维修商涉嫌围标贪污。翁爱明参与了"全港业主反贪腐反围标大联盟",令她看不过眼是当区区议员对事件爱理不理。"建制派根本不当这是什么一回事,没有在单张丶地区报都没有提及,经常说要做实事,但到街坊向他们求助,对方却说爱莫能助。"

选举提名开始,翁爱明家住的选区未见有民主派出选,在街坊义工游说下,结果她由助选变成参选,以独立泛民主派候选人身份,挑战另外两名候选人,民建联的黄冰芬及另一位表态"独立参选"的刘伟伦。

“参选区议员,我真的以为是派传单,但一路的过程中,原来有很多学问。”最令翁爱明感受良多的是选举反复琐碎的规定,一一要跟足,无论在网上facebook一个留言,一个电邮,只要是同竞选宣传有关,都要上报。

翁爱明表示,纵使不爱从政,但走到这步要坚持下去,"雨伞运动后,大家都说要有没有门槛的真普选,区议会就是最没有门槛,香港人是否真的欢迎被建制派垄断?追求民主不只是口讲,而是要站出来,身体力行去做。"

(德国之声曾经向沙田碧湖选区另外两名候选人黄冰芬和刘伟伦,查询有关翁爱明指他们未有在反围标事宜表态,但两人至截稿前都未回復。)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