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占领运动升级

任琛/石涛(香港电台、路透社)2014年12月1日

香港占领运动宣布行动升级,示威者和警方再次发生冲突。示威者试图包围政府总部,期间有数十人被捕。港府宣称,警方的退让不是软弱。学联则表示,支持占领的民意仍然十分强大。

Hongkong Protest Demokratie Aktivisten 1.12.
图像来源: Reuters/Bobby Yip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一(12月1日)晨间交通高峰时段,香港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冲突。之前,香港学联及学民思潮组织号召围堵政府总部。周日晚间,学联通过其脸书帐户呼吁市民围堵政府总部至明天上班时间,瘫痪其运作。学联要求,特区政府必须回应学联和不同团体的诉求:撤回人大"八三一"框架,重启政改五步曲。否则学联将继续围堵政府总部,直至政府权力归于人民。

这一号召得到了部分香港市民的回应。据香港电台报道,有大批市民从周日晚间开始,通宵聚集金钟响应行动,并与警方对峙。双方爆发多次冲突,持续至早上,警方配备防暴装备,在港铁站海富中心出入口戒备。

11月30日至12月1日晚间,香港警方和头戴黄色工程帽的示威民众发生冲突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C. McGrath

另据香港媒体和学联消息,有示威者曾一度占领龙和道东西方向全线,警方多次施放胡椒喷雾及挥动警棍驱赶示威者,多人受伤,其中包括至少11名警员。到目前为止,警方已经拘捕大约40人。香港学联表示,有大批市民冲出龙和道,令警察将防线不断后撤。学联也在脸书上公开了大量示威民众和警方对峙的照片,并发出了"金钟告急,全力增援"的呼吁。香港新闻台播出了一位满头是血的年轻示威人士接受采访的画面。

曾身在现场的德国之声驻香港特约记者黄颖对警方的做法感到“非常惊讶”。“尤其是在看到很多警察拿着警棍不停的打打打。因为我觉得警察他们自己也是失控了。就好像抓起一个人就不停的打打打打。对女生也是这样子,抓着她们,按在地上,不停的打她们……我自己看到他们用警棍,不停的打。头、背部、手、不停的在打下去。也不看人的,基本上见人就打……有些人真的本来是要走的。可是(警察)他们就抓着他的手,不停的用警棍打下去。”

从香港学联最新公布的消息来看,警方已经重新获得了对金钟海富中心附近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封闭了附近的公园及多条街道。警方批评示威者有组织冲击警方防线,有违非暴力原则,政府亦对示威者行动予以最强烈谴责。由于通道受阻,政府总部本周一上午宣布暂停开放,至下午才能恢复运作。立法会原定早上举行的会议也被迫取消。

警方已经逮捕了约40人图像来源: Reuters/B. Yip

同时,香港特首梁振英周一向当地媒体表示,理解市民对修改本港普选特首办法有争议,但强调人大常委的决定不会修改,离开基本法或人大决定的方案"都不可能是真"。他警告称,所有仍然占领或今晚打算重返占领现场的人士,尤其是学生,"不要以为警方过去的忍让等于无力处理占领事件,不要以为警方的忍让是软弱。"

前方记者黄颖认为,香港警察此次对金钟围堵政府总部人群的施暴力度,和之前相比有所不同。“很多女生昨天真的是哭的不得了。我自己当了记者这么多年,之前也没有见过这么暴力的情况。”

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则表示,行动目的是要令公务员不能上班。当晚的堵塞,"已充满展示群众力量同决心。政府不要痴心妄想,消极以为拖延会解决问题,民意仍然十分强大"。他向香港电台表态称,某种程度显示,行动已经成功,也会对行动负责。但随后,周永康的态度发生转变,于周日凌晨5点左右对外承认,此次围堵行动其实是失败的,因为还没有贯彻瘫痪政总的目标。

前方记者观察到,周日至周一晚间对政府总部附近道路的围堵仅持续了两三个小时左右。一些群众和学生觉得当晚的情况和之前的计划相比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情绪也比较激动。有人不听从学生的命令,造成了不良效果,也导致多人受伤。

另外,英国政府原本计划派遣一组委员前往香港,调查中英两国1984年达成的“一国两制”协议的实施情况。其入境申请遭到了中国方面的拒绝。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周一表态称,中国当局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发言人透露,英国外交大臣韩蒙德(Philip Hammond)已经在上星期的维也纳会议期间,向中国外交部表达了不满。英国议会下院外委会主席奥塔威(Richard Ottaway)称中方的反应是“公然对抗”。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周一在记者例会上表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方多次表明,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机构或个人干涉香港事务。关于英议会下院外委会派团赴港进行所谓“调查”,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早已多次向英方表明了坚决反对的立场,要求其取消赴港计划。如英方个别议员执意而为,那才是公然对抗,这不利于中英关系发展。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