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独立出版社被拒参展 另觅生存空间

2025年7月22日

香港书展近年多次发生“下架书”事件,今届至少三间书商被拒参展。有独立书店另起炉灶,同步举行“无处不阅读”独立书展,遭《文汇报》指控“软对抗”。主办方猎人书店店长对DW表示:“如果我是读者,我一定不会想参与一个会筛选人的书展。”

猎人书店店长黄文萱在书店一角
猎人书店店长黄文萱对于独立出版社被拒参加主流书展,感到可惜,指明显是一种打压,但并不意外。图像来源: DW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是出版界盛事,今届本月16至22日举行,有逾770间展商参与,大会以“饮食文化 • 未来生活”为年度主题,香港贸易发展局安排多场作家讲座。

DW记者在书展首日到现场观察,在联合出版集团旗下的三联书店展摊,当眼位置展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撰的3本繁体版著作,包括《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及《近镜头:温暖的瞬间》,还有香港国安法相关书籍。采訪期间,记者未见有人翻阅这些书本。会场内设有中国出版内地展区,重点展示习近平的著作,以及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相关书籍。 

记者现场所见,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原作者余儿的新作、旅游书以及爱情小说依然热卖。但有别于往届书展,今届至少有三间书商申请参展被拒绝,包括去年被要求下架书籍的独立出版社界限书店和蓝蓝的天,一些中小型的文学出版社亦选择不参加书展,包括由香港作家邓小桦设立的“香港文学生活馆”、水煮鱼文化出版等。

“香港文学生活馆”在书展期间另外举办“搬迁散书祭”,但于 21日突然宣布,因“不可抗力因素”需要中止活动。 

被拒参展的界限书店于2023年首次在香港书展摆摊,去年书展期间,该书店被贸发局要求下架4本书 ,包括香港诗人廖伟棠的《未日练习》、移台香港作家梁莉姿的《日常运动》 、“希望学”出版社的《异乡港孩》和区家麟的《最后的信仰—— 新闻伦理十二讲》,原因是这些书籍被指“敏感”或收到投诉。

界限书店店长Leanne接受DW访问表示,她曾入纸申请参与今届香港书展,直至1月收到贸发局通知,有关申请不获接纳,但没有阐述具体原因。 

“其实(去年)他们叫我们下架的书,没有一本书是我们出版的,贸发局称收到投诉,书籍比较敏感,所以叫我们下架,我们很乖听他讲,他说不能卖,我们便下架,我不觉得犯了很严重的规矩。” Leanne说。

三联书店展摊当眼位置,展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撰的多本繁体版著作图像来源: DW

主流书展是打破同温层的机会 

今年界限书店出版3本文学新书,需要另觅途径宣传,其中一个方法是在书店举办新书试读会。不过,近月界限书店举办闭门书籍分享会期间,食环署人员多次突击上门巡查,Leanne称署方人员曾到场询问活动性质,提醒书店有可能触犯《公众娱乐场所条例》。 

被问到会否担心不能参与主流书展,影响新书曝光?Leanne认为,对新书或多或少会有影响,“大型书展场合可以接触到不同读者,因为新书出版,最初一两个月的曝光很重要,在书展会接触到更多人,之前(书展摆摊)经验都卖到几百本,现在不能参与书展,(新书)可能会卖得较慢,或者曝光较少。” 

根据界限书店本月发布香港独立出版生态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1间独立出版社于2020年或之后(《港区国安法》生效后)创办,每年平均出版1至3本书,大部分出版物首刷量为1000本以下。近4成的独立出版社有经营书店,不少受访出版商认为独立书店是最重要的发行渠道,但在香港经营书店面对成本高、读者人口基础不足的困难。 

另起炉灶的独立书展

位于深水埗的猎人书店今年连续第3年举办民间书展,共14间独立书店和独立出版社参展,包括被香港书展拒于门外的界限书店和蓝蓝的天都有参加,吸引书迷到场,19日下午至傍晚,逾百人在猎人书店外排队等候,不少人赶在台风来临前进场买书。 

猎人书店店长黄文萱表示,举办独立书展的初衷是因为自己经营书店,接触很多出版社,明显地感受到大小型出版社的资源分别,一本书怎样摆放,或放不放在“猪肉枱”(新书展示枱),销量可能是10倍的差距,她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让独立出版更好地展出自家出版的书籍。 

猎人书店一角图像来源: DW

今年独立书展主题是“无处不阅读”,黄文萱称:“我们每年都玩食字(捉字虱),第一年书展主题叫做‘你好,出版!’,第二年是‘由字及兴’,今年就是‘无处不阅读’,我想主题的重点在于这个书展的存在,每年都是一步一惊心,我想如果(独立书展)跟(政府)主旋律很接近,你要扑杀我,都会尴尬一点,如果新闻说政府禁止这个‘无处不阅读’的书展,你不会觉得很荒谬 ?”

她指的是“无处不阅读”的主题名称,与香港官方为了带动经济发展推出的口号“无处不旅游”相呼应。 
独立书展由第一年只有5间书商参展,到今年有14间出版社参与,黄文萱估计,站在独立书店和出版社的角度,多一个销售平台是好事,“如果我是出版社,有机会可以直接面对客人,我都觉得很珍贵。” 

黄文萱续说,虽然独立书店是重要的销售渠道,但也有一种“塘水滚塘鱼”的感觉,那些很留意独立书店的读者,本身已经知道很多独立出版的消息,但书展是一个独立出版打破同温层的好机会,“虽然(摆摊位置)是很小的一角,但有些人可能完全没听过界限书店,都会走到摊位,所以少了(参展)这个机会,我觉得差距会越来越大,大众没办法接触到独立书店,没办法更加了解独立出版和独立书店。” 

出版政治人物书籍的困难

另一间独立出版社蓝蓝的天负责人伍自祯称,被拒参展是预料之内。去年参展期间,贸发局曾要求蓝蓝的天摊位下架5本书,最终只下架其中4本,把资深传媒人区家麟的著作《乱流》留下来,当时伍自祯对传媒解释,《乱流》属于一本旅游书,不觉得书中含有敏感内容。 

伍自祯对DW表示:“去年(贸发局)说了会有后果,后果就是不可以参加(书展),所以我预计了不能参加。当然金钱上对我们有影响,在会展的销售一定比较多,但我觉得做独立出版都是有自己的理念,我们觉得那样东西是对的,我们没犯法,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坚持呢?坚持,虽然知道有这个后果,但做独立出版就应该有自己想法、自己的坚持。” 

伍自祯补充,如果向钱方面低头,他觉得不是好的做法,从事出版业,社会意义重要一点。 

“无处不阅读”官方提供照片图像来源: Reading Everywhere

蓝蓝的天今年出版7本新书,包括社福界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的遗作《狱外之囚》、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新书《留下》、结集15个独立编辑故事的《窄路前行不转弯》等。《留下》部分内容经出版社重新编辑及修改后才能顺利出版,伍自祯承认,现在做政治人物书籍出版特别困难:“尤其是政治人物都要看是哪一位,刘慧卿一定有点难度,例如有些篇幅都要大幅修改,今时今日大家都明白这件事,在不违背大家大原则之下作出修改,大家都同意。” 

刘慧卿是香港首位直选产生的立法会女议员,也是前香港民主党主席。有超过30年历史的香港民主党,曾是立法会和区议会内最大政党,但随着选举改制,政治人物大洗牌,今年民主党更启动解散程序。翻开刘慧卿的新书,书中记录了她的成长背景和从政生涯,并透过此书解释自己留在香港的原因。 

另外,港媒《明报》报道,近年前公民党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出版多本金庸小说论集,负责出版的壹壹陆工作室社长陈伟雄指出,这些论集没有触及时事,去年一间连锁书店原本打算订购,但其后改变主意,表明不上架是因为作者身分,与内容无关,令出版社无法掌握如何界定红线。 

民间书展反应热烈

“无处不阅读”独立书展举行期间,建制派媒体《文汇报》20日以头版报道指控,该书展贩卖的书籍“释放大量反中乱港信息”、“充满‘软对抗’意味”,并在另一篇社论写到:“香港已健全完善国安法律,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仍有少数别有用心之徒打着文化创作、出版自由的旗号,肆意鼓吹、散播攻击政权、挑动仇恨的极端思潮,企图破坏香港来之不易的法治稳定局面。”

盡管如此,参展的独立书店此前观察,认为民间反应热烈。

在独立书展摆摊了几天,伍自祯表示《狱外之囚》和《窄路前行不转弯》销量不错,又大赞独立书展反应好,“我观察到这几年读者的质素提高了,他们有目的而来,本身知道出了什么书,就来买,来支持你。” 

对于独立出版社被拒参加主流书展,黄文萱感到可惜,指明显是一种打压,但并不意外。过去任职区议员的经验告诉她,“其实(政府)会用尽所有能力,只要属于他的地方,就会慢慢地挤你出去,这是不可能逆转,这件事一定会发生。” 

如今经营猎人书店,黄文萱也自家出版杂志STATUS QUO,最新一期封面是歌手何韵诗,探讨不同年代的偶像文化与“脱粉潮”现象。作为独立出版人,黄文萱说:“如果我是读者,我一定不会想参与一个会筛选人的书展”,希望可以做多一步。

“如果说,第一年为什么想举办(独立书展),就是假设有一天真的进不到(主流书展),是不是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买书。” 她说。

香港出版商: 只能自行摸索国安法红线

03:0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