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高等法院定于5月30日至31日开庭宣布裁决,47名民主派被告当中,有16名人士不认罪。30日上午,法院宣判16人当中仅2人罪名不成立,剩余14人串谋顛復国家政权罪罪成;该罪最高刑罚是终身监禁。
从2021年初被捕、漫长的等待、到历时118天马拉松审讯,大部分被告已还押超过1000天,包括城中许多著名的民主派领袖。这被视为《香港国安法》生效后最具象征意义的审判之一。
北京继续收紧对香港的箝制
初选的来龙去脉
2019年香港爆发长达多月的反修例示威,运动期间正值区议会选举,民主派在同年11月乘著破纪录的高投票率,横扫逾8成半议席。同年12月,曾是占中发起人的香港大学法律学者戴耀廷,在《苹果日报》投稿题为〈立会夺半 走向真普选重要一步〉的文章,认为在区议会选举大胜后,民主派应放眼争取2020年立法会选举争取过半。
戴耀廷在案中被列为首被告,次被告是前立法会议员区诺轩,他也是初选组织者。区以控方证人身份供称,2020年初一场5人饭局是初选的开始,席间戴耀廷向民主派政党领袖提出,要思考争取更多立法会议席及反修例运动的“五大诉求”,以及构思公民参与机制。
随后数月,戴耀廷等组织者陆续约见各党派及有意参选人士,协调民主派初选、选举论坛、出选机制等。期间戴耀廷在《苹果日报》发表〈真揽炒十步 这是香港宿命〉一文,引来中联办猛烈抨击,指称反对派为“毫无底线的揽炒派”。
及至5月尾,中国全国人大在北京无预警地通过《香港国安法》草案的“决定”,订立四大国安罪行,包括顛復国家政权。初选主办方则在6月内举行选举提名期和候选人论坛,这些都是在6月30日《国安法》实施前发生。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一面旗帜、一个口号都可能成为检控依据,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提供资料都可能入罪。这部法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逐渐扩大,就连媒体巨人黎智英都逃不出它的掌心。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JOHANNES EISELE8月10日,继黎智英等人被捕后,23岁的前香港众志的成员周庭,也在住所遭十多名港警逮捕,指她涉嫌“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周庭粉丝专页指,她在过去一个月屡遭不明人士跟踪,有人在其居所外安装红外线镜头,至她被捕后才被拆除。周庭在《港区国安法》通过后已随即宣布退出香港众志,表明无法再参与国际连结工作。她被捕的消息让外界质疑国安法有追溯期。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 Cheung8月10日,香港警方进入黎智英寓所,以涉嫌违反国安法“勾结外国势力”为由将其拘捕,也到西贡拘捕其次子黎耀恩,部份壹传媒高层也被捕。数以百计警员随后进入苹果日报总部搜查9小时,曾超越法庭手令范围翻阅记者桌上的文件,又阻止部分中外媒体在大楼外采访。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8月7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包括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中联办主人骆惠宁、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等。遭制裁人士和其亲属未来将被禁止移民或入境美国。林郑幼子林约希正攻读哈佛大学数学博士,有报导指他已离开美国。
图像来源: Reuters/L. Yik7月31日,香港警方通缉6名流亡海外人士,罗冠聪、陈家驹、郑文杰、黄台仰“涉嫌煽动分裂国家”,刘康、朱牧民“涉嫌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安”。其中,朱牧民具有美国身份,成为第一名因国安法被通缉的外籍人士。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 Kwan7月30日,黄之锋、杨岳桥等12名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参选人被取消资格(DQ)。港府认为他们不会真心拥护《基本法》,因此决定提名无效。隔天,港府以疫情为由,宣布引用《紧急法》押后立法会选举一年至2021年9月5日举行。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继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与美国之后,新西兰于7月28日宣布暂停与香港之间的引渡协议,相当于“五眼联盟”全数成员都暂停与香港签订的引渡协议。中国对这些国家“单方面宣布暂停”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同时宣布暂停香港与上述国家的引渡协定。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H. Hopkins中央驻港“第四机构”国安公署改装铜锣湾维景酒店作临时基地,7月8日凌晨在外墙挂起国徽,早上举行升旗及揭幕仪式。新华社发布照片,为牌匾揭幕的包括中联办主任丶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骆惠宁丶驻港国安公署署长郑雁雄丶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和梁振英丶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L. S. Wai驻港国安公署开幕当天,大批传媒到场追访,却被挡在水马外面,周围警员重兵驻守。当局在酒店外围设采访区,但距离酒店正门约100米之遥,记者只能够隔着重重水马窥探里面情况,难以拍摄开幕过程,也听不到嘉宾致辞内容。
为了这样的安排,警方封锁酒店附近一带街道,大量巴士被逼改道,附近居民还因此需要区议员协助找路。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黄之锋丶林朗彦和成员周庭,6月30日因应《港区国安法》通过,宣布退出香港众志,之后香港众志宣布解散。黄、林、周三人涉于去年6月21日号召群众包围警察总部,分别被控煽惑他人丶组织或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等罪名。7月6日,周庭在东区裁判法院当庭承认两项控罪,黄之锋和林朗彦则否认所有控罪。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urPhoto罗冠聪7月5日在英媒《每日邮报》撰文,证实自己在《港区国安法》生效以前就已经离开香港。他在文章中说,自己不想离开香港,但港区国安法生效之后,认为自己将会成为北京领导人的目标。之后罗冠聪公开自己人在英国。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M. Melia《港区国安法》能够禁止直白的抗争语言,但是却无法限制人们的创意。这一句话“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中国国歌的第一句歌词,被人写在香港街头却也另有深意。
图像来源: AFP/I. Lawrence延续白纸抗议的思路,一些支持香港抗争者的“黄店”在撕除可能有港独意味的标语和装饰品之后,用空白的便利贴组成新的连侬墙,让观者自行解读意思。
图像来源: AFP/I. Lawrence7月2日晚间,港府明确宣布“光复香港时代革命”为“港独口号”、有违反《港区国安法》之虞。香港人为了避免触法,开始用更灵活的方式表达不满: 举起一张白纸,让观看者自行解读意思。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I. Lawrence《港区国安法》生效的第一个早晨,也是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日当天。庆祝典礼第一次排除泛民议员,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皆表态支持中央。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则在北京说,国安法是给香港的“生日礼物”。
图像来源: Reuters/cnsphoto《港区国安法》实施后首个七一,香港示威民众按往例在当天上街抗议,只是人数不如往年。港警宣布当日逮捕370人,其中有10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被捕。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 Kwan过去香港警察的警告旗帜只有黄、蓝、红、橙、黑等颜色,在7月1日,港警首度举起新颜色“紫旗”,警告示威民众的行为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 Walker 港府在初选举行前夕,对外宣称初选可能触犯新的《国安法》,并搜查了负责投票系统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最终初选如期在7月11日至12日举行,录得逾61万人投票,超出主办方预期。中联办随即直指“35+计划”(即取得立法会逾35席过半)和初选涉嫌违反《国安法》。立法会选举原订于同年9月举行,港府以新冠疫情为理由宣布押后一年。同年11月,民主派在立法会总辞。
2021年1月6日,警方国安处在全港展开大规模拘捕,55人被捕。当中47人在紧接的3月1日被起诉“串谋顛復国家政权罪”并首次上庭,大部分被告从当天起收押候讯。案件延宕至2023年2月才开审,至12月完成结案陈词。
47人法院提堂 千人庭外支持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民主派47人是谁?
被告中几乎包含香港所有民主派政党和许多著名政治领袖,年龄介乎20多岁到60多岁不等,涵盖不同政治光谱。47名被告中,31人认罪,他们大多都是从起诉当天就被关押。
包括时任港大法律学者戴耀廷在内4名初选组织者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位于被告名单最前列,他们皆选择认罪。当中除戴耀廷外,其余人士全都以控方证人身份作供,其供词成为审讯焦点之一。
图为戴耀廷2021年3月被押送前往法庭。(资料照)图像来源: Tyrone Siu/REUTERS 第五被告吴政亨也被控方指为组织者,他是拥有澳大利亚籍的港人,被指发起“三投三不投”运动,倡议选民在立法会选举中只投票予民主派初选胜出者。他否认控罪。
其余42人是参选人,包含香港主要反对党,包括民主党、公民党、香港众志、社民连、民协等,多位政党领袖、前任议员、知名社运人士都在犯人栏内。例如香港众志创办人黄之锋,民主党前主席胡志伟,公民党前党魁杨岳桥,社民连前议员梁国雄,人民力量前议员陈志全,雨伞运动学生领袖岑敖晖等。另外也有不少区议员,以及在反修例运动后冒起、首次参选的政治素人。
16名不认罪被告及被捕时所属政团:
吴政亨、郑达鸿(公民党)、杨雪盈、彭卓棋、何启明(民协)、刘伟聪、黄碧云(民主党)、施德来(民协)、何桂蓝、陈志全(人民力量)、邹家成、林卓廷(民主党)、梁国雄(社民连)、柯耀林、李予信(公民党)、余慧明(医管局员工阵线)
包含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钟锦麟在内的31名认罪被告及被捕时所属政团:
袁嘉蔚(香港众志)、梁晃维、徐子见、岑子杰(社民连)、毛孟静、冯达浚、刘泽锋、黄之锋(香港众志)、谭文豪(公民党)、李嘉达、谭得志(人民力量)、胡志伟(民主党)、朱凯廸、张可森、黄子悦、伍健伟(天水连线)、尹兆坚(民主党)、郭家麒(公民党)、吴敏儿(工党)、谭凯邦(新民主同盟)、吕智恒、刘頴匡、杨岳桥(公民党)、范国威(新民主同盟)、林景楠、岑敖晖、王百羽
目前正流亡海外的社运人士罗冠聪、张昆阳和民主党前议员许智峯也有参选,他们现正被国安处悬红通缉。初选案大检控后,当中不少民主派政党和团体陆续解散。
"我必须提醒自己,我不是为自己而活着"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控辩方争议什么?
控方指称被告,协议在立法会内无差别否决政府财政预算案,迫使特首下台及解散立法会,因此47人是“串谋顛復国家政权”,而初选是整个谋划的一部分。控方提出的证据包括:引述戴耀廷表示民主派取得立会过半有如“大杀伤力宪制武器”、〈真揽炒十步 这是香港宿命〉的报章投稿,倡议民主派议员利用议事手段瘫痪政府。
民主阵营希望透过初选协调出胜算最高的代表,在正式选举中减少互相抢票,增加席次过半的机会。以年轻参选人主导的抗争派初选前发起〈墨落无悔 坚定抗争〉声明连署,称一旦当选,会运用“运用基本法赋予立法会的权力,包括否决财政预算案,迫使特首回应五大诉求”,控方指获得30多位被告以个人或政党代表连署。这一份声明也成为控方引用的重点理据。
辩方在审讯中争辩称,表决预算案的权力、特首解散立法会的机制都是法律订明的“合法手段”,因此不可能违法。事实上,以往亦有民主派多次否决预算案。辩方表示,被告透过民主选举让市民选出代议士,依据宪政机制推动变革和向当权者问责,不应构成顛復。
辩方并争辩,香港法庭应以普通法原则诠释控罪所指的“非法手段”,理应有武力元素才算犯法。另外,控方证据包含很多在《国安法》生效前发生的事,辩方质疑这些言行不可被采纳。
学者分析,这次法庭将会判定异议者的公开投票是否被视为国安罪行,以及立法会行使预算案否决权会否犯法。而法庭判定各被告在案中的角度和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量刑,最轻的一级是判囚3年或以下,最重是终身监禁。在一般情况下,不认罪被告一旦罪成,获刑会比认罪的为重。
新时代的新选举:他们为何参选香港立法会?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