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高票当选国民党主席
2009年7月27日
这场只有一人参选的选举,结果早在意料之内。台湾总统马英九以28万5千多票、超过九成三的得票率,高票当选国民党主席。竞选总统时曾表示不会兼任党主席的马英九,在经过实际的党政运作之后改变心意,虽然外界对他违背承诺有所批评,但马英九强调,如果不是有这么剧烈的政经情势变化,他不会出来竞选,因为台湾遭遇的是空前的危机。他说:"最主要的,我就感觉到,台湾遭遇到的这个危机是空前的,不管我喜不喜欢,我的责任都是负定了,我在这种情况下,才决定出来参选。"
马英九4年前曾担任国民党在野时的党主席,因特别费案遭起诉请辞,如今他已是总统之尊,兼任党主席后意义大不相同,从原本总统在宪法上位居第二线的定位,透过党中央这个平台后,形同在党务、政务上都站上火线。
马英九为求统治效率,企求兼任党主席后权力一统,但权力集中却与民主分权的原理背道而驰。由于一人独强,党主席选举已经徒具民主化形式,未来立法院会不会成为“橡皮图章”,是外界检验马英九的重要指标。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表示,马总统兼任国民党主席后,党政权力完全集中,执政党在立院的监督角色完全弱化,而在两岸关系上,马主席也将强化党对党的角色,国共平台将实质化,也将弱化政府对政府的协商角色,对两岸关系发展不利。
马英九声称就任后将推动四年前未竟的党务改革,并且强化党政合作,让国政有效运作,要达成这项目标,随之可能将展开党政权力的调整,但这项工程牵涉敏感的人事变动,是马主席上任后面临的一大挑战。未来国民党中常会将成为政策的重要沟通平台,尽管马英九定位未来党政互动是以党辅政,但如何避免给人以党领政的印象,仍是重要课题。
此外,年底县市长选举将届,结果须由马英九直接承担,是否能坚持承诺,提名清廉、正派的候选人,又能带领国民党打赢选战,各界瞩目。在党产方面,虽然马英九4年前担任党主席时就积极处理,但4年过后,国民党党产仍是一个棘手难题,后续如何处理,让党产归零,也将是马总统的首要任务。
马英九说,国民党要继续改革、团结,不要以为执政就能为所欲为,否则会像民进党被轮替掉。但改革势必遭受阻力,这次党主席改选,台湾北部5个国民党执政的县市党员投票率偏低,是否是个警讯呢,国民党立委朱凤芝表示,其实很多党员对政府执政政绩不满意,因此没有意愿投票。
她说:"这次他们很多人是不投票,他就算去投票,那个党主席的票,他是不投的,那最主要就是要给马总统一个警惕,就是告诉总统,我们人民对他现在的、目前的施政是不满意的。"
在马英九顺利当选党魁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发出贺电,做为两党正式往来的新开始。马英九表示,除了回復表达感谢之意,也希望两岸以“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的十六字基础上继续努力。他说:"希望能够在以下这十六个字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正视现实、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建立双赢"。"
之前外界揣测马英九所以要兼任党主席,主要是便于他能以党主席身分与胡锦涛进行“世纪会面”,甚至有媒体预测,马英九与胡锦涛两人的会面时机,可能就在2012年的春天到秋天之间。然而,马英九已明确表示,两岸领导人见面时机未到,他也从来没想过要靠党主席身份与对方见面。
作者:尼尔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