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黎智英身体不适 结案陈词二度延迟

周子馨 路透社、集志社、CNN等
2025年8月15日

香港《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的案件原定本週进行结案陈词,但因天气因素和黎智英的健康问题,而延至下週一上午开始。此前,黎智英的儿子呼吁西方各国积极促成黎智英获释;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受访时说,“会尽一切努力”救黎智英出来。

图为黎智英2021年2月在香港的法院外准备出庭。(资料照)
香港《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案原定8月14日展开结案陈词阶段。图像来源: ISAAC LAWRENCE/AFP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因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串谋刊印及发布煽动刊物罪”罪,自2020年12月被关押至今已超过1600天。原定週四(8月14日)在湾仔法院开始的结案陈词,因香港天文台发布“黑色暴雨警报”而延至週五(15日),但由于黎智英身体不适,再度延后到下週一(18日)。

结案陈词预计将持续数日,法院将听取辩方和检方的说法,为黎智英案的最终判决铺路;若法院裁定黎智英“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成,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15日上午9点多,载著黎智英的囚车抵达法院,许多民众、媒体和外国外交人员已到场等待听审。据港媒集志社报道,黎智英戴著黑框眼镜、身穿白色风衣和卡其色长裤,在多位惩教人员押解下走进法庭,向旁听席挥手并微笑点头;有旁听者说,黎智英看起来瘦削许多。

开庭首先讨论了黎智英身体状况的问题。法官杜丽冰称,黎智英8月初的验血结果无异常;医生另建议他配戴动态心电图监察仪,但他并不愿意。

黎智英的律师彭耀鸿表示,黎智英并非拒绝配合,但他有心悸的状况,疲倦的时候会感觉快要晕倒,而目前尚未取得相关药物和设备。律师强调,黎智英并不希望出庭时因为昏倒或其他健康问题,而阻碍法庭程序,于是申请能否在他缺席的状况下进行结案陈词。

对此,法官回应,结案陈词也是审讯程序,认为被告应该到场。控方则表示,已有医疗团队在法庭现场待命,惩教署也可在今天黎智英回到收押所之后,安排提供相关药物,并于下週提供心电图监察仪。最后法庭决定,等到黎智英获得上述药物和监察仪之后,再展开结案陈词。

77岁的黎智英入狱后,其健康状况备受各界关注。他儿子黎崇恩本月接受日经亚洲(Nikkei Asia)、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访问,也再度提到黎智英单独被监禁于狭小、炎热又潮湿的水泥牢房1600多天,如今体重大减,过去的“肥佬黎”外号已不复在。

黎崇恩呼吁英国等西方政府应更积极促成黎智英获释。他说,考量黎智英的年纪和健康,任何新的刑期对他都无异于死刑,“他将会死在狱中”。

黎智英之子:父亲在狱中有死亡之虞

02:0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特朗普:会尽力救黎智英出来

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福斯新闻电台访问时透露,释放黎智英一事已进入讨论范圍,“我会尽一切努力救他……我们会看看能怎么做”。去年10月,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也曾表示,他在当选后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谈话,要求释放黎智英,“我会把他弄出来。把他弄出来很容易”。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黎智英的助手西蒙(Mark Simon)称,美国官员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官员举行贸易谈判期间,曾提及释放黎智英:“我们的理解是,这个话题是被‘非正式’的提出,但不晓得内容。”

报道引述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CFHK)主席祁福德(Mark Clifford)说法称,美中贸易官员今年6月在英国伦敦见面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对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给了任务”,要求他确保在与中国的对话中包含释放黎智英一事。

祁福德说:“我听说贝森特受总统指派,这是他任务的一部分……贝森特告诉其他人,特朗普要他把黎智英弄出来。”

白宫副发言人凯莉(Anna Kelly)未直接证实此事,仅回应:“正如特朗普总统所说,黎智英应该获释,他希望如此。”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则表示“不清楚”,但强调“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利用司法案件干涉中国内政、抹黑破坏香港法治”。

香港保安局週三(13日)发布声明:“对外部势力,包括反华传媒机构,就黎智英涉及《香港国安法》案件,以及其羁押情况的抹黑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及反对……任何人均不应评论有关案件以图干预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否则可能构成妨碍司法公正。”

记者组织持续发声

无国界记者倡议援助部主任伯纳德(Antoine Bernard)表示:“自被捕以来,黎智英一直身处不人道的环境中、被剥夺所有尊严和自由。在香港迅速恶化的媒体环境中,其所受待遇暴露出当局的冷酷决心,要对最为知名的其中一位新闻自由倡议者进行镇压、迫其噤声。其案件审理已接近尾声,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确保黎智英及其他六名《苹果日报》职员立即获释。”

“保护记者委员会”的亚洲计划协调员马丽怡也说:“黎智英被长期羁押,摧毁了香港作为自由开放社会,还有值得信赖的商业中心的历史声誉。他在狱中死亡的风险与日俱增。”

自2020年香港国安法上路以来,黎智英案一直是西方国家及人权组织最关注的案件之一,欧盟、美国与英国此前皆曾呼吁港府释放黎智英。

专访黎智英:我会与香港共存亡

05:1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