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贫富差距在拉大

Andreas Becker2005年10月17日

按照联合国以及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全球人口的20%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怎样理解这一数据,人们并未达成一致。一方认为,它是反贫困未获成果的印证。另一方却指出,15年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就比例来看更要大的多,这是中国同印度取得经济成就的结果。不过,有一点人们却没有争议,即在同一时间,全球贫富之间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

贵阳一处垃圾场图像来源: dpa

今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人们可以看到同样的场面,慷慨激昂的目标宣言,冗长拖拉的谈判以及谈出的四不像的、写进闭幕宣言里的妥协文字。人们不忘一而再地不断表白,现在行动还为时不晚,到2015年之前完全有可能将贫困数字降低到目前的一半。

事实呢?事实的发展却追寻着另外一种走向。数以千计的非洲居民不堪贫困煎熬,以年轻的生命作代价,在摩洛哥翻越分割非洲欧盟,也就是分隔贫困与富裕的那座高墙。欧盟反应了,他们将高墙再增高一倍。这还不够,欧盟还宣布,向摩洛哥派遣更多的边防警察,将不惜资源,制定一份非洲战略。

难民潮的根源在哪里,这一点上不存分歧:原因就在于极度的贫困。这里应该是援助的起点。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阿尔法•奥马尔(Alpha Oumar)说,援助非洲的诺言已有30年的历史,结果怎样,欧洲的高额农业补贴政策将之化为乌有,成为加剧非洲农民贫困程度的元凶之一。

今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召开的会议将进一步显示,富国对于自由贸易的许诺是否出于真心。自由贸易应该是双赢互利的,是铲除贫困的最佳方案。

贫富间距离越拉越大的现象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即贫困现象究竟是不是人们期待的?贫困虽然是一件坏事,也构成威胁,但却是有些人期盼的,“收入差距是积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几乎是一共识,因为收入差距激发人的上进心,促进经济发展的活力。

不久前,德国“经济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德国在平等和再分配的祭坛上葬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当然这里是在谈富裕的德国,而不是谈发展中国家的绝对贫困。但就是在这里,人们却不难发现,贫困即便不是人们希望的,却至少是得到认可的。

在印度这等经济腾飞国家,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他们栖身于贫民窟,充当佣人、门房、苦力,就是他们,为这些国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做出着牺牲。这是他们为经济腾飞做出的贡献。

再看办在亚洲的国际型企业,当地工人辛勤劳作,付出健康的代价,而这还被誉为是成功,是榜样,因为这些工人至少较之从前收入增多了。正是这些人促动竞争,而竞争又给商业带来活力。

在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非洲,同样,人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是他们的贡献让人心寒,他们是在向政府发出警告,不要过多地挥霍,不要让执政的败绩走得太远。

以上思考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同联合国的千禧年计划并不吻合,同德国总统的立场更是背道而驰。德国总统科勒说过,资金本来不是问题,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人际间的人性所在以及道德伦理。依此看来,如果以贫困状况作为尺度,应该说,离实现目标已不太遥远。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