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发言人能为中共带来透明度?
2010年7月1日
党内改革从加强透明度开始?
纵览中国国内有关共产党89岁生日的报道,很难见到有关此前一些年谈得很热烈的一些话题,比方说实行党内差额选举;实行党代表大会实际行使权力的制度;甚至还曾讨论过党务中核心部分,包括党的财务来源和使用必须公开等问题。官方新华社以及相关政治智囊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谈到中国共产党将以何种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更多强调了建立也向外国新闻界公开的新闻发言人的制度,似乎有意以此昭示中国的这个执政党还是有政治改革的些许意愿的。
对此,海外中文反对派媒体引人注目地保持沉默,而中国体制内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则表示了谨慎乐观。胡星斗对本台记者说:"建立发言人制度,有它正面的意义。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避免误会,避免社会上的舆论纷纷。应当来说比过去的那种暗箱操作要好。比过去的那种外界无从知道一些党务部门,政府部门在做什么,它们发生了什么,外边都不知道(要好),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是在增加透明度。"
透明是否能从"党的财政"开始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互联网上关于贫富差别、官民关系的讨论声调日益尖锐化,胡星斗教授这样的中国公众知识分子依然对执政党在其核心改革问题上裹足不前,委婉提出了批评。胡星斗教授在避免正面谈及党务中的财务不公开的问题时,意味深长地提出了一点国际比较:"党费公开,这也是必须做的。因为共产党,她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政党,那她当然应当做得更好,比政府的财务公开,还应该做得更早,做得更好。比如说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她就是一个相当廉洁的政党。她的政党的大楼,也就是三层的小楼,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所有的党费,当然都是公开的。那么中共也应当能够做到这一点。党费养党的机构,甚至党费养党的军事力量。要改变党库和国库不分的状况。"
党内不同思想群体的认识正在分化
事实上,中国的这个执政党近些年来,真正吸引眼球的公开,更多地反映在纲领和政策争论的公开上:广东的党委书记汪洋强调要进一步开放,强调连政府结算中党务支出也要写进去;重庆的党委书记薄熙来则强调传统的理想主义精英党的原则,大唱毛泽东时代的红歌,塑造为民做主,为民申冤的青天形象。
在主张中国必须逐步走向民主化的胡星斗教授看来,中国执政党的现实和她应该达到的改革最低限度之间,还是有若干差距的:"当然我们的一般理论认为: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不可能自己监督自己;但是党的内部就是有不同的思想群体,他们的认识也在发生分化。党内也存在着很多健康的声音,改革的声音。"
作者:一通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