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关注全球向清洁电力转型的能源智库Ember周二(9月5日)新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二十国集团(G20)中的中国、巴西、印度、日本、韩国、南非和美国都尚未制定逐步减少燃煤使用的计划。
报告指出,G20国家占全球电力行业排放量的80%,去年煤电产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吨,高于2015年的1.5吨,也大大高于1.1吨的全球平均排放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也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2015年以来中国国内新增了670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但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在2022年仍达到了3.1吨,比2015年增长了30%,是G20成员国人均排放量的近2倍,同时也是全球平均排放量的近3倍。
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领导人峰会上重申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包括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他强调:“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2021-2025)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2026-2030)时期逐步减少。”但是根据Ember的调查报告,中国仍在继续开发新的燃煤发电厂,已批准或在建的燃煤发电厂达到24千兆瓦,相当于整个德国的电力需求。
中国绿色未来之路 仍有许多艰难险阻
2015年以来,印度燃煤发电造成的人均排放量也增加了29%,达到0.8吨。
Ember报告的作者之一戴夫·琼斯(Dave Jones)指出:“中国和印度经常被指责为世界煤电污染大户。但如果考虑到人口因素,韩国和澳大利亚在2022年却是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燃煤导致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虽然减少了四分之一以上,但仍保持在人均4吨以上。韩国的人均排放量下降了近10%,降至3.3吨,在二十国集团中排名第二。
报告作者指出,澳大利亚、韩国这些成熟经济体应该更加大力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规模,以便在2030年前淘汰燃煤发电。
智库Ember指出,尽管G20集团大多数国家设法降低了人均燃煤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速度仍不足以将全球变暖控制在避免环境灾难所需的1.5摄氏度范围内。智库呼吁G20成员国制定并承诺更宏伟的目标,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并制定计划逐步淘汰燃煤发电。
今年7月在印度举行的G20能源转型部长级会议上未能就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达成共识。一些国家指责中国阻碍了G20气候谈判。
向清洁能源转型、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扩建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凡是有利于改善地球生态的,也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图像来源: Xu Jingbo/SIPA/Zuma/picture alliance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室外空气的污染每年导致约42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肺炎。除农业和垃圾燃烧外,飞机、居家生活和工业生产燃烧的化石能源要对大部分空气污染负责。而转型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人类和地球的健康。
图像来源: Jewel Samad/AFP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能让地球变暖放慢,也能确保我们所吃食物的营养含量。吸收了多余的二氧化碳后,植物便会减少蛋白质和锌、铁等营养物的生产。而缺乏这些营养尤其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就有可能导致数亿人营养不良。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B. Pedersen植物和动物种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这些物种和它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生命具有核心意义。它们提供食物、能源、水、药材,构成我们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体系,才能保障世界上所有生命的健康。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D. Miralle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在城市生活,而其数量还在增加。城市居民今天已苦于马路交通和工业导致的空气污染。由公交巴士、有轨电车、自行车构成的环保型交通网、给行人留下更多空间,能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和交通事故、促进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Joker/K. H. Hick就像此图上所显示的婆罗洲岛砍伐森林建棕榈油种植场那样,工农业对生命空间的利用是生物多样化受重创的主要原因。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可能促进传染病的产生和蔓延,此外,农业和工业污染水和空气。建立更多自然保护区、采用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方式,将能提供帮助。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Mint Images/F. Lanting地球变暖使超级飓风、森林大火、洪水和干旱出现的可能性提高。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气候灾难的后果更为严重,每年导致6万多人死亡。对应措施以及将增温控制在不超过前工业时代水平的2摄氏度,将有助于减少气候灾难的影响、降低死亡人数。
图像来源: David McNew/Getty Images极端天气的重创会让当地居民面临灾后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因此失去家园的人们。气候和环境破坏会在全球范围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对自然的保护和抑制气候危机也意味着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I. Guzaman (路透社)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