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GDP、克强指数,究竟谁靠谱?

文山2015年8月12日

尽管股市剧烈震荡、外贸数据不断下滑,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二季度GDP增长幅度依然都达到了7%。这一数据遭到了不少经济学家的质疑,其中一条有力的论据就是“克强指数”。

China Währung ein Handvoll 100 Yuan Banknoten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克强指数"是英国《经济学人》在2010年底发明的一个新词。当时,该杂志引述"维基解密"网站揭露内容称,李克强早在2007年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就曾对美国官方代表表示,他不相信官方统计的"人造数据",而更看重铁路货运量、耗电量、银行贷款发放量这三个指标。《经济学人》按照25%、40%、35%的比重,将这三个指标合成"克强指数",此后也获得了花旗银行等国际机构的认可。

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学者甘恩(Dr. Klaus-Jürgen Gern)对德国之声表示,对于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克强指数"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指标;"不过,相比GDP数据,这一指数反映的面还是窄了一些,主要体现的还是重工业;而中国的经济可不仅仅只有工业。"

甘恩指出,理论上而言,GDP数据应该比"克强指数"更为靠谱。但这也仅限于"理论上"而已。

"中国的官方GDP数字纯凭想像"

英国咨询公司"华顿咨询"(Fathom Consulting)的主管布雷顿(Erik Britton)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之所以认为中国官方GDP数据不靠谱,主要有3个原因:国家统计局在季度结束仅两周后就能立刻发布该季度的经济数字,在此之后也不发布任何修正;而且,这一数字总是和中国当局此前的官方预测值非常接近;此外,中国官方也从不将GDP数字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叠加比较。布雷顿由此认为,中国官方的GDP数字,只是反映了中国官方想要看到的数字,"这是想象,而不是现实。"

与"效率惊人、仅需两周、一击命中、绝不修正"的中国国家统计局相比,德国联邦统计局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出季度经济的初步数据;美国则需要四周,香港需要6周。以美国为例,在这一初步数据发布后,统计部门还会陆续发布核实数据与最终核实数据,而且大幅修正数据并非罕见情况。就在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初值为小幅增长,但修正值后来被下调为萎缩。

用电量、铁路货运不给力,拉低"克强指数"

德国经济学家甘恩也表示,根据他的观察,"克强指数"中的三个参考指标比GDP数字要更为可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克强指数'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的宏观经济趋势。"

在甘恩主持的一项有关中国经济形势的调研中,他发现,如果按照"克强指数"测算,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5%左右。而英国经济学家布雷顿则更是进一步推测,2015全年的增长率将仅有2.8%,2016年更会下跌至1%,远远低于官方预期的7%。

耗电量在“克强指数”中占比40%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根据中国交通部今年7月中旬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货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0.2%。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期也曾向媒体透露,"目前货运压力巨大,铁总内部正全力挖潜,以期扭转货运量下滑的态势。"

中国电力联合会则在今年7月下旬发布数据,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是198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不过,根据中国央行7月底发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则同比增长了13.4%。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