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 )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呼吁IMF更好地反映过去10年全球经济的变化,包括中国的崛起。
报道指出,格奥尔基耶娃所指的是中国在IMF中6%的投票权,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存在差距。她表示:“有必要不断改变,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
根据IMF网站的说明,基本上每个成员国的份额大致反映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份额是成员国在IMC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的关键因素,每个成员国的投票权由“基本票”加上每10万特别提款权的份额增加的一票构成。
然而,尽管中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率更大,其在IMF的投票权仍小于日本。目前,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16.5%投票权,足以否决重大政策;其次是日本,占6.14%。中国和德国则分别拥有6.08%和5.31%投票权。
据IMF介绍,理事会至少每5年会进行一份份额总检查。第14次份额总检查于2010年完成,并于2016年生效。第15次检查于2020年结束,没有增加份额。而第16次总结查目前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今年12月中旬完成。
《金融时报》指出,虽然投票权重变化并未被列入此次配额总检查的议程中,但格奥尔基耶娃呼吁从长远的角度重新考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性,这与美国加强对IMF这个多边机构、以增加西方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努力不谋而合。
报道称,为了争取更多资源,美国希望在不立即重新分配投票权的情况下增加成员国的配额,同时进行治理改革,使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更加突出。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此类变化得到了该基金组织“绝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并将使其“在未来更加强大”。但她同时指出,随着时间推移,成员国提出了调整代表权的问题。
美国虽然对未来重新分配份额持开放态度,但《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已表示他们目前将否决北京扩大投票权的任何决定。西方债权人指责最大的双边贷款国中国阻碍陷入困境国家的债务减免协议。
奥尔基耶娃对《金融时报》表示,在此类问题上与北京合作“并不容易”,但中国一直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重组问题进行“稳定接触”,而且总体上“相当有建设性”。
与此同时,奥尔基耶娃也寻求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源,以应对全球经济问题。“我们处于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中心。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挺身而出,为其他人带来信心,那么在经济、社会即安全方面都会造成深远的破坏。”
(金融时报、路透社、IMF官网)
“全球南方”(the Global South)和“全球北方”(the Global North)并非地理术语,而更多是经济术语。它们包括哪些国家? “南北分歧”、“南南合作”这些字眼指的又是什么?为何“全球南方”的概念近来频频出现?
图像来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在冷战时期,根据意识形态不同,世界被划为东西阵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被看作是所谓的“第一世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被看作是“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常常是指经济水平更为落后的“南方世界”。这种分类如今已经过时。冷战结束后,按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划分的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概念变得更为流行(图为1955年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图像来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单来说,全球南方的特点是低收入、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差,可以理解为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另一边的全球北方则主要是指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南北分歧”(也称作“南北差距”,North-south Divide)等术语被广泛使用。这里的“南”、“北”并不是指地理方位上的南与北。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pa/N. Shrestha/S. Chirikov公开学术资料显示,一般来说,全球北方的定义包括美国、加拿大、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以色列、塞浦路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不过,国际对于全球北方以及全球南方的划分并没有公认的界定,也存在争议和不同的解读。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R. Rahman针对全球南方也有着多种解读。World Population Review网站指出,传统上,全球南方指的是不发达或经济处于弱势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常面临全球北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不过,也存在其他定义,用全球南方来泛指那些受到资本主义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国家。一般认为全球南方由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组成。
图像来源: Munir Uz Zaman/AFP/Getty Images如同印度、巴西一样,中国也自己看作是全球南方国家。联合国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有一份全球南方国家名单,该名单目前包括78个国家,名单也被称为“77国和中国”。
图像来源: La Nacion/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南南合作(SSC)是决策者和学术界用来描述全球南方国家在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术语。公开资料显示,南南合作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万隆会议(图),被认为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形成。联合国在2003年12月23日通过的58/220决议中,将每年12月19日为南南合作日,后来又改为9月12日。
图像来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南方”成为舆论热词(图为2021年的金砖峰会,金砖强调南南合作)。印度2023年初举行了“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日本在接任G7轮值主席国时主张加强与全球南方的关系;2023年2月的慕安会还设置了“南北合作”专场,强调西方要争取全球南方。这些变化与俄乌战争以及中国崛起不无关系。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菲克斯(Liana Fix)对DW表示,西方正在努力防止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胜利,也在试图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国。“西方第一次要依靠全球南方国家,而这些国家第一次可以反过来利用其对西方的影响力。”
图像来源: BRICS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AP/picture alliance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