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IMF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2013年5月29日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眼中,一片乌云正笼罩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天空上。该组织下调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特别指出信贷以及债务方面的风险。

Frühjahrstagung von IWF und Weltbank in Washington Fotograf: DW/Andreas Becker, April 2013
图像来源: DW/A.Becker

(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经济复苏无力也给中国的经济前景带来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三(5月29日)将本年度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8%下调至7.75%。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David Lipton)在北京出席记者会时表示:"这样的增长速度仍然可观。"基金组织下调后的最新预期仍然比官方7.5%的目标要高。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8%,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增幅。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为了维护高增长,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利普顿警告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们在中国的高负债以及不透明的信贷体系中看到了风险。该组织估计,中国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GDP的50%。

信贷和债务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中国经济的两大元素图像来源: AP/V. Thia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算,中国2012年的负债额还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同时也预示了经济增长在缺乏大型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可能会继续缩水。中国已经为刺激经济发展进行了数千亿的投资。但2013年第一季度7.7%的经济增速仍然比专家们预期中的要低。

两大雷区:信贷和债务

利普顿指出:"一旦依赖信贷的投资规模过于庞大,就会产生风险。"他说,整个信贷机制必须更为透明,才能保障有效的利用好投资。他呼吁:"地方政府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同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近日向中国媒体表示,无论从总量、结构还是机制上,中国地方债务风险依然总体可控,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利普顿表示,总体来说,中国正处于从出口型经济转型阶段。他提出,为"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内需"迈出坚定步伐。虽然中国在脱离依赖出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过度依靠投资。

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靠投资建设无法再有效刺激经济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和欧美的"小碎步"相比,仍然可观。但这对于中国这样仍有大幅上升空间的新兴国家来说却并不高。专家们认为中国至少应该保持6%至7%水平的增长率,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周二发布信息称,中国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应该会适度回升。

另外,人民币的升值潜力也可能进一步改善中国居民在购买进口产品时的购买力。中国财经媒体援引利普顿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对中国的外部环境做了一个评估,得出结论是人民币仍处于被微弱低估的状态。

综合报道:任琛

责编:李鱼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