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台湾“大罢免” 观察成败的三组关键数字
2025年7月25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大罢免”投票分为两波,总计共32起罢免案,规模空前。首波投票7月26日登场,选民将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以及一名市长的去留;第二波为8月23日,遭遇罢免挑战的是7名国民党立委,当日也将同步进行重启核三的公投。
31名蓝委可能被罢免、焦点人物是谁?
7月26日首波罢免投票的24名国民党立委,其选区遍及北部、中部、东部,包含:
台北市:王鸿薇、李彦秀、罗智强、徐巧芯、赖士葆;
新北市:洪孟楷、叶元之、张智伦、林德福、廖先翔;
基隆市:林沛祥;
桃园市:牛煦庭、涂权吉、鲁明哲、万美玲、吕玉玲、邱若华;
新竹市:郑正钤;
台中市:廖伟翔、黄健豪、罗廷玮;
云林县:丁学忠;
花莲县:傅崐萁;
台东县:黄建宾;
其中最受舆论关注的是王鸿薇、徐巧芯、罗智强、傅崐萁等。
王鸿薇为台北市中山、北松山选区的立法委员,同时也是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2022年,该选区原立委蒋万安因参选台北市长辞职,王鸿薇受国民党征召参与补选,最终击败民进党的参选人吴怡农当选该区立法委员,并在2024年连任。
王鸿薇在2024年曾随傅崐萁等国民党立委访问中国,并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王沪宁会面。
根据罢免案公告,罢免团体指控王鸿薇“累次与中国统战机构高层会晤,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支持违宪扩权法案,削弱行政与司法权限,并冻结国防、政权正常运作”、“屡次散布假信息、发表不实指控”等;王鸿薇的答辩内容则提及自己的多项政见、政绩,包含放宽社福移工限制、推动核能延役、争取开放中国大陆观光客来台等,并指自己因监督政府、揭发弊案,成为执政党目标。
徐巧芯是国民党新生代标志人物之一,曾任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等多名蓝营重要政治人物的发言人。2024年从台北市市议员转战立委即成功当选,并以张扬、直白的“战斗蓝”风格受到关注,但也屡屡引发争议,被舆论认为是“仇恨值”最高的蓝委之一。
徐巧芯的松山、信义选区为蓝营传统票,她在进入立法院后担任“国防外交委员会”成员;今年初,潜舰国造在立法院遭到在野党冻结部分后续预算时,徐巧芯曾称,台湾首艘国造潜舰海鲲号“海上测试成功就有钱了啦,就怕你浮不起来啦…浮起来就有钱了”,引发广泛争议。她在罢免案公告的答辩中指控:“大罢免毫无正当性,是一场民进党操纵的假公民运动”。
罗智强现任台北市大安区立委,他被视为前总统马英九的子弟兵。盡管大安区过往被视为深蓝铁票仓,罗智强在2024年立委选举也以52.96%的得票率胜选,但他当时的竞争对手、社民党籍的台北市议员苗博雅也拿下了44.78%的得票率,创下泛绿阵营在大安区的最高得票率纪录。
傅崐萁在台湾政坛绰号“花莲王”,其家族在花莲政治实力雄厚。他曾任花莲县长、担任花莲选区的多届立委,但也曾因涉入“合机股票案”等炒股案被判入狱服刑,争议十足。
2020年,傅崐萁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立法委员,击败当时的民进党候选人萧美琴,成功当选,并于2024年以国民党籍身分参选立委,成功连任,现任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2024年4月他率领16名蓝委访问中国、拜会王沪宁,被质疑返台后在立法院陆续推动多项争议法案、配合统战等。傅崐萁则称,访中是“两岸和平破冰之旅”,不只降低两岸紧张气氛,更让两岸全面交流。
除了立法委员,首波罢免对象中唯一的一位地方首长,是新竹市长高虹安。科技业出身的她在2020年经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推荐,获得民众党不分区立委的提名并成功当选;2022年,她参选新竹市长,并以45.02%的得票率当选,成为新竹市最年轻的市长,也是该市首位女性市长;但在2024年,她因贪污案一审有罪遭到停职。高虹安也于判决公布后,自请退出民众党,目前为无党籍。
8月23日第二波罢免投票的7名国民党立委,则是:新北市的罗明才、新竹县的林思铭、台中市的颜宽恒、杨琼璎、江启臣,以及南投县的马文君、游颢。
面对两波“大罢免”危机的立委共31名,全部皆为国民党,他们占台湾立法院现有席位超过四分之一,其投票结果可能改写立法院的政治格局,并牵动2026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的布局。
发起罢免的公民团体指控,蓝委在立法院挟人数优势施行“多数暴力”,并质疑他们透过争议法案“亲共卖台”;国民党则批评“大罢免”是民进党“选输翻桌”的政治游戏,呼吁选民“反恶罢”、“反独裁”。
翻查资料,首波罢免投票的24名立委当中,有近半数在上届立委选举取得过半得票率,包含:王鸿薇、罗智强、徐巧芯、洪孟楷、林德福、廖先翔、万美玲、廖伟翔、黄建豪、罗廷玮、傅崐萁。
关键6席:如何影响立法院席次版图?
台湾立法院目前共113席,国民党占52席为最大党,民进党51席次之,民众党8席被视为“关键少数”,另有2席为无党籍。
2024年大选后,盡管民进党赢得总统选举,但却未能拿下立法院多数席位,使得总统赖清德面臨无法“完全执政”、“朝小野大”的局面。
若这次投票,国民党立委有6席遭罢免成功、且民进党补选全胜,绿营将可以在立法院取得57席的过半席次;若有6席以下、1席以上罢免成功,且民进党拿下补选,盡管在立法院的席次仍未能过半,但却可以一举超越国民党,逆转局势成为立法院最大党。
对于罢免结果,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7月24日在脸书发文乐观表示:“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问我:会不会大成宫(编按:谐音指“大成功”)?差不多能罢几席?有6席?10席?20席?0席?我的答案永远是‘大罢免大成宫,会全部罢掉’。”
此前,柯建铭曾称,“如果31席国民党立委全被罢免是大成功,罢掉10席到20席是中成功,小成功是至少会有6席”。
日本学者、台湾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小笠原欣幸则向日本《产经新闻》指出:“对罢免派而言,他们希望成功罢免10席以上,至少要达成6席,否则接下来的补选将对其非常不利。若最终立院朝野结构未改变,民进党所主张的‘抗中保台’路线将面臨重挫。”
罢免成功的门槛?失败结果为何?
根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罢免通过的门槛有两项:
一、同意票数须多于不同意票数
二、同意票数须达原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以上
年满20岁、具中华民国国籍且在该选区设籍满4个月的人,符合投票资格。
罢免投票当日即为开票日。7月26日的罢免投票结果,将由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中选会)在8月1日正式公告,接著被罢免者将即刻解职、失去立委资格。中选会必须依法在3个月内完成补选。被罢免者自解除职务起4年内,不得竞选同一选区相同职务。
若罢免未过关,或是有效的不同意票数多于同意票数,剩余任期内将无法再提同一职务的罢免提案。
翻查中选会官方资料,近年罢免成功前例包含:2020年,国民党籍的高雄市长韩国瑜被以超过93万的同意票数罢免;2021年,台湾基进的立委陈柏惟,在台中第二选区被以超过7.7万的同意票数罢免;2021年,民进党籍的桃园市议员王浩宇,被以超过8.4万张的同意票罢免。
罢免失败的则有:2022年立委林昶佐罢免案、2017年立委黄国昌罢免案、2015年立委蔡正元罢免案;2024年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2021年高雄市议员黄捷罢免案。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