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峰会:人们更关注伊朗
2006年6月15日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倡导者和主要的推动力量,中国从一开始就在该组织中扮演核心角色。中国专家甚至认为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种新模式。设在上海的上海合作组织研究所副主任胡健以特有的中国式谦虚说:
“上海合作组织可以作为中国学习多边主义的一所学校。过去我们主要是做双边关系,多边外交很少。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我们慢慢走学习,适应。”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共同的目标。在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中亚问题专家哈尔巴赫看来:
“反恐是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结在一起的一个重要说法。为此该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成立了反恐中心。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对这些国家来说,恐怖主义往往是一个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幌子。“
上海合作组织的另一个目标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从中期来说,该组织计划设立一个自由贸易区。目前中国与中亚的贸易只占其贸易总额的1%。在能源领域,中亚对中国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为此已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6亿美元。5月底,经过一个新开通的输油管,哈萨克斯坦的石油首次流到了中国。
日本对这一发展趋势特别感到担忧。因为日本没有能源蕴藏,它也希望从中亚获得石油和天然气。
另一个有理由担忧的国家是美国,因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说,中国和俄罗斯试图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抑制美国在中亚的影响。甚至有人将上海合作组织称作亚洲的“华约组织”。该组织在去年7月召开的峰会上要求美国及其盟友提出使用中亚军事基地的时间表。美国已从乌兹别克斯坦的基地撤出,撤离吉尔吉斯斯坦也许指日可待。
令德国的中亚问题专家哈尔巴赫感到奇怪的是:
“上海合作组织一方面将促成美军撤出中亚作为一项成就,但同时又强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而且该组织也表示它对其他国家是敞开大门的。”
目前,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和伊朗就已享有观察员的身份。不断有报导说,这4国有可能在本届峰会上就被接收为正式成员国。果真如此,将会给有关伊朗核计划的国际谈判带来后果。到访上海的伊朗总统内贾德一开始就展开了攻势。他向所有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发出邀请,以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合作。他说,可以考虑的形式比如SOC的能源部长同伊朗能源部长进行定期性会晤。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事先已单独会晤了内贾德,但他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公开演讲中对伊朗总统的提议未作任何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