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不仅中国黑客忙于工业间谍

2007年2月9日

宪法保护局说中国工业间谍越发频繁传的谈话传开后,工业间谍又一次成为媒体的话题。中国的黑客袭击虽说增长快,但西方工业间谍不仅基础好,这些年来也没有闲着。

黑客袭击来自东亚,不局限一个国家图像来源: AP

工业经济间谍的历史源远流长,自从诞生了工业,工业间谍也就应运而生。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从事军事与国家安全的间谍人员都调转方向,开始了工业间谍,他们扩大战场,收取情报的对象包括盟友国家。

事实上,西方对工业间谍习以为常。日前,德国宪法保护局副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提出中国电子黑客袭击德国企业的新情况。他说,数据表明,中国黑客袭击的数量在增加。 他还说,俄罗斯的工业间谍使用的还多半是传统手段,中国的工业间谍进行的多是电子攻击。

从美国也传来类似报道。2005年11月,有导报说中国黑客袭击了美国军事电脑。该报导写道,攻击者的精确度和速度都非常令人吃惊。中国政府曾不止一次地辟谣,他们同电子袭击没有任何关系。美国到现在也未能证实那次军事电脑遭袭击的确同中国有关,因为其他东亚国家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系统化地进行着工业间谍。

瑞士信息安全机构证实,该国的登记与分析处受到高科技电子手段的猛烈袭击。袭击来源于东亚各国,绝不局限一个国家。全瑞士大约72%的企业受到电子间谍的威胁。

不仅远东国家对欧洲的高科技感兴趣,美国在这一领域也频频得手。德国的时代周刊从1999年起就报道美国的秘密情报机构NSA不遗余力地“钻研”德国的风能装置,结果都是在帮美国同行的忙。

一些常用的实用软件有时为黑客袭击推波助澜,象Microsoft Word和一些抗病毒软件就被黑客利用,被放入“木马人”潜入企业的电脑。此外,工业间谍还有一个常见却又常被忽视的因素,即“人”。美国波士顿市场研究所IDC发现,素质高并可靠的员工是成功进行IT安全保护的两大关键因素,因为情绪不满的员工盗窃公司秘密数据的情形非常严重。为堵住这一漏洞,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收入待遇是可行且见效的方式之一。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