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习核心”并不意味着习近平权力空前

王凡
2016年10月29日

六中全会闭幕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提出“习核心”,引起外界广泛关注。这是否意味着中共告别了集体领导体制?习近平是否已权力空前、可能寻求连任三届?针对这些问题,德国之声采访了中国问题专家潘宇舟(Matthias Stepan)。

Xi Jinping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Ed Jones

德国之声:中共中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这具体意味着什么?

潘宇舟: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太大变化。获得这个头衔表现出,习近平已经毫无置疑地在中共党内成为一把手。在他之前,对于邓小平和江泽民也有过这种提法,只有胡锦涛非常少被称为"核心"。

德国之声:现在习近平手中的权力是否已经超越了其前任们,达到毛泽东去世以来空前的程度?

潘宇舟:自习近平上台以来,一直有类似说法。他确实获得了很多新头衔,建立了很多新领导小组,这让他在平日的政治生活中显得比其前任们更为重要,这一点毫无质疑。然而,他并不一定是比邓小平或者江泽民更有权势。邓和江做了很多事情,即便是他们退下来以后,仍然对中国的命运施加着影响。即便是在今日,已经90岁的江泽民说话仍很有分量。

德国之声:提出"习核心",是否意味着告别中共集体领导体制?

潘宇舟:集体领导与"核心"概念并不一定矛盾。在10月27日发布的六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明确写着要继续 集体领导的原则。其中没有什么暗示,中共内部要支持习近平一个人执政做主,而是更关心如何在本国民众和外国面前,树立起一个模范领袖形象。

不过,阅读会议公报这样的中共文件时要谨慎。这些文件是基于党内的共识,因此,一些在我们看来自相矛盾的地方,并不罕见。公报里另一个矛盾之处是党内民主以及公开批评。一方面,称要加强党内民主。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坚决禁止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的说法。

回到集体领导和"核心"这个问题上,这两者是可以并行的。一方面是集体领导制和做决策,另一方面将习近平推为"核心"、对外形象以及中国的强人。

六中全会的公报中,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您认为,习近平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会不会继续留任?

潘宇舟:目前,我无法想象,习近平会寻求第三次连任,从而质疑现有的、为了保证中共党内和国家领导层平稳换届而形成的党内规矩。不过,如果他的改革计划成功,我完全可以想象,他在第二届任期结束后,继续以很大权威积极参与中国政治。在中共历史上有不少先例,影响颇丰的领导人--特别是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不担任党和国家公职时,也要对中国政治进行有力决策。最近一段时间屡屡有报道,称江泽民、朱镕基这些党内元老参与、涉入有关改革的讨论。

德国之声:六中全会的公报中,您认为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内容?

潘宇舟:公报让我们可以展望反腐运动的未来。在过去一段时间,我更多地对习近平政治集权对中国省市层面政策落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有迹象显示,中央集权与反腐运动相结合会导致(地方)大规模的行动不力。

从这次的公报来看,反腐运动不会结束。习近平作为总书记,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内纪律的监督。党员、干部被要求,积极推动中央的改革计划。与此同时,公报撰写者却也提出警告,称不要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并表示一旦发现这类行为,将会问责追责,进行严厉的处罚。

然而,习近平的改革计划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其在地方层面的落实情况。加强针对干部们的反腐运动,可能在长期上导致持续的瘫痪局面,给习近平设立的目标造成威胁。

潘宇舟( Matthias Stepan)是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政治、社会、媒体课题研究部副主任。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