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发达国家恐袭罹难者数量增加
2017年12月25日德国之声:希斯洛普先生,您今年研究报告的结果中有哪些特点?
希斯洛普:尤其突出的一个事实是,2016年,全球范围恐袭死亡人数比2014年锐减22%。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恐怖主义活动最频繁的5国中,有4国的死亡人数大减。可以说,这是反恐斗争中的一个转折点。
德国之声:恐袭死亡人数减少的是哪些国家?增加的是哪些国家?
希斯洛普:尼日利亚的积极进展最为显著。2016年,该国恐袭死亡人数减少80%,降至约3000人。这首先归功于多国联合使命力量(Multinational Joint Task Force)。该武装力量由乍得、尼日尔以及尼日利亚的军队组成,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民兵博科圣地(Boko Haram)。另外,博科圣地分裂成了3个团伙,不再是像数年前那样的一支联合力量。在也门、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和尼日尔,局面亦有改观。
在也门,各个和平对话改善了局面,并导致胡斯叛军恐袭行动减少。阿富汗则经历一种吊诡的趋势:在与塔利班的斗争中丧生的人数增加,恐袭死亡人数下降。在叙利亚,所谓的"伊斯兰国"恐袭行为也有所减少。其中一些团伙直到最后都力图守住其疆域,把所有的资源都用来投入了传统形式的战斗。
德国之声:您的研究结果展示出一幅积极的图像:过去两年内,恐袭死亡人数减少了22%。但是,我们几乎每天听到或看到有关恐袭的新闻。这怎么解释?
希斯洛普:一个令人忧虑的趋势是,2016年,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的恐袭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属于该组织的是几乎全部欧洲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么多人因恐袭死亡,为1988年以来所仅见。我想,这或许也同我们欧洲人的这种感觉有关:恐怖多于从前。
德国之声:哪些国家有最出乎意料的结果?
希斯洛普:我认为,是尼日利亚,-减少了80%,展示出了局面的巨变。人们不妨一再想想,2年前,博科圣地还是全球最残忍、最危险的恐怖组织。现在,该组织分崩离析。如前所述,这同地区各国武装力量的合作有关,它们矢志打击恐怖主义。它也显示出,若能将安全事务掌握在自己手里,地区联盟能够非常成功。
德国之声:恐袭的方式是否有所变化?
希斯洛普: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叙利亚和尼日利亚这样的恐袭行为发生最多的国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相反,在欧洲变化就大了。我们能够确认的是,出现一种趋势:其战略要简单得多,无需什么计划,无需多少人手。比如,2016年,"伊斯兰国"就呼吁使用载重车。这一手段非常有效,且已多次运用。出现这一变化也与此有关,即:复杂得多的袭击行动目前很早即被安全机构所挫败。
德国之声:这是否意味着,安全机构和情报当局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效?
希斯洛普:要是看一下经合组织所挫败的袭击阴谋的数量,就能确认,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2015年,挫败比例为19%,2016年,比例已升至34%。
还有:2017年上半年,恐袭罹难者数量少于去年。在欧洲,这并非统一趋势,但比如在德国,今年以来还没有发生过成功的恐袭行为。曾有某些试图,但均被及时挫败。
德国之声:研究报告中是否有让您特别不安的东西?
希斯洛普:有的,那就是恐怖武装"伊斯兰国"。在军事上,这个团伙眼下几乎已能被彻底打败,但这无关其意识形态。该组织的成功及其极端暴力就建立在这个意识形态之上。我想,尽管这样,伊斯兰国未来是否也会以暴力行世,这是关键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反恐斗争中,必须制定战后协议。在这些协定中,被夺了权的逊尼派组织也必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期和平。我们工作的大部分奠基于积极的和平,即一种方案,根据这种方案,建立起强化和平社会的立场、机构和架构。我们应集中精力于此,而非短期的反恐。
丹尼尔·希斯洛普(Daniel Hyslop)是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项目主任。他曾担任国际组织和智库的顾问,其中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