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面对中国,欧洲各国必须团结起来中国 创新

崔牧 采访记者
2018年11月30日

在汉堡峰会上,欧中贸易是否对等、中国推行产业政策是否扭曲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否构成威胁等问题都是焦点话题。欧洲议会德国绿党籍议员、对华关系小组副主席布迪克费尔(Reinhard Bütikofer)会后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专访。

Reinhard Bütikofer
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小组副主席布迪克费尔图像来源: DW/Mu Cui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近期,人们在谈论到欧中关系时,往往会说到一个词:"对等原则"。您在汉堡峰会上的发言,也屡次谈到欧洲在开展对华贸易时,一定要坚持该原则。为什么在双边贸易增长了那么多年后,现在开始强调对等?

布迪克费尔: "对等原则"的含义就是,双方必须获得互相对等、公正的条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欧洲市场是非常开放的,但是中国市场在许多领域依然对投资者有着诸多限制。比如,德国汽车厂商想要投资中国电动车产业,在中国生产车辆,就必须用中国供应商的电池。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国法律还要求产品的源代码向政府机构开放审核。中国《国家情报法》还规定"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应当依法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这些都对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产生了影响。

面对那么多的限制,我们欧洲因此呼吁中国,也将其市场向我们进行对等程度的开放。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但是十几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外界对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期望,中国却并没有完全满足。而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政策越来越有民族主义色彩,似乎不再是开放路线。我想,我们现在需要很明确地指出,中国方面必须仔细考虑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对欧)关系。

德国之声:那么,欧洲人具体又能做些什么,来贯彻对等原则呢?如果只是嘴上说说,并不会很有用吧?

布迪克费尔: 对,要是只靠呼吁的话,通常不会改变什么东西。但是我想举一个例子:几年前,中国的两家巨型国企,也就是南车和北车,合并成了中车集团。这家巨无霸国企,比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加起来还要更大。欧洲的反垄断部门当时并没有对中车集团提出异议,因为我们只会去管那些进入了欧洲市场的企业。而现在,中车集团不仅仅进军发展中国家市场,也踏入了欧洲市场。欧洲的反垄断部门此时则认为,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的合并意愿将会冒犯反垄断法。我认为,欧洲应该向中国表明,我们今后也会改变既往的做法。

更多阅读:南北车大合并 称霸世界市场?

在外国投资问题上,欧洲当然应该开放,但是也不应该天真。我们必须重视安全以及公共秩序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外资审核制度,对相对敏感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调查。并不是说,欧洲从此就对中国不友善了,而是通过建立明确的规则,来确保德国企业在竞争中不受到不公正待遇。

德国之声:您刚才举的例子很有意思。中车集团是中国政府直接推行产业政策的例证。中国政府这么做,难道就意味着欧盟官方也应该去公开地推行产业政策么?比如鼓励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合并?毕竟在德国,"产业政策"不是什么褒义词。

布迪克费尔: 我绝对支持欧洲推行共同的产业政策。当然欧洲产业政策不会和中国的产业政策完全一样。我们不会只关注国资企业,我个人也不赞成搞所谓旗舰企业的做法,即政府决定哪些企业去做哪些业务。我认为,欧洲需要的是基于自由经济的共同产业政策,其中关键点在于"共同",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一同来协调欧洲各国的研发工作。

这包括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各类前沿科技领域。欧洲的单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力量与美国、中国展开竞争,这就是我们必须联合起来的原因。而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吸取的一个教训就是:欧洲应该共同制订规则来面对中国。至于产业政策,我们能看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也有搞产业政策,当然美国自己否认这一点。不管怎样,欧盟也需要有共同的产业政策。

德国之声:说到研发, 在聚焦欧中经济合作的汉堡峰会上,各位与会嘉宾也多次提到了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迅猛提高,不再单纯依靠引进或者抄袭西方技术。在这种情形下,您是否担心欧洲会在对华合作中,退变为巨人中国身边的"小伙伴"?

布迪克费尔: 中国的自主科研能力确实提升得非常快。五年前,我参加过一次德中两国间的双边对话,当时也提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议题。那时,许多欧洲人都认为,中国人的模仿、抄袭能力非常强,但是搞自主研发却不怎么行。今天,几乎没有人再会下这样的判断。中国已经展现出非常强的科研能力。不过,我们欧洲也没必要为此害怕、退缩。在许多前沿科技领域,欧洲依然是领先的,比如提高能效、节约资源、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技术,以及氢能源、超级计算机的相关研究。

更多阅读:从“复印机”到“创新驱动器”:德中两国能否做伙伴?

而在面对中国时,我还是要强调欧洲必须要团结,将各成员国的力量整合起来,并且制订合理的规则。我们不能允许其他国家利用欧洲人的某些天真情绪去做损害欧洲利益的事情。尽管我们面对的是中共政权,他们追求掌控一切,但是我们依然应该寻求可能的合作,即便这一合作的范围可能有所受限。如果欧洲的工业还想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就必须明白,一味地用反倾销等措施来抵抗外国,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当然,对于敏感行业的外国投资,加强审核还是必要的。但是,关键还是要加强欧洲自己的创新能力。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