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王先生,您在湖北的公司什么时候开工?
王文博:我们是14号开始复工,如果你在武汉市,复工就没那么快。这周末到下周一应该是台商返回大陆工作的一个小高峰,这跟2月10日要开工的生产线开工有关系。现在大家每天早上睡醒第一件事就是看确诊人数,我们大概都是会在中旬或这个月底回去。我们公司员工尽量还是Home Office,只有必要的工种才会让他们上班,真的发现有人得了新冠病毒的话,整个公司都要封掉。
德国之声:您周围的台商都都返回中国大陆了吗?
王文博:返工状态很不理想。很多人的机票都取消了,大家都希望能不要过去就不过去, 据我所知,回去的台商应该有30%、40%吧。现在其实不止在湖北,制造业大省,广东和江苏其实都是2月10日开工,现在虽然说这些城市没有封城,但是也是半封的状态,进入程序很复杂,都要去到当地负责部门办证明文件,从指定的高速路口进入城市。
我们一些台商交流,都觉得,在广东一些外地人比较多的地方,比如东莞疫情的影响会很大,大家为了赚钱会从四面八方回到那里,在广东工作的有不少湖北人。2月10号左右,广东那里会又一波很严重的感染潮。
德国之声:因为疫情原因不能上班的员工可以在家里上班吗?
王文博:现在蛮多企业都鼓励员工休"防疫假",就是鼓励你放假,提早把年假休掉,你还可以继续休,我也不扣你考勤,但是不给你工资,很多企业都这么做。
德国之声:中美贸易战已经让不少外资企业下定决心撤离。这波疫情无疑也打击了外企投资的信心,您觉的这次疫情会给在中国的外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文博:其实之前在中美贸易战的部分,其实能移出去都已经移出去了,现在只是加快速度。会不会有更多外企离开?我觉得原来想留的大部分还是会有信心留下来,因为疫情影响应该是短期的,有一个低迷期,但是大概第二季度就应该恢复正常了。
中国的饭桌文化大家都知道,可是现在中国的餐饮业面临的打击会非常严重,我想未来半年,可能都不太有人敢出去吃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会影响到台商的生意。此外,汽车行业受伤会蛮严重,欧美、日本在中国投资都很高,他们即将面临到断链的问题。
2019年12月始发于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事件。病毒已经造成逾千人死亡。肺炎疫情给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和经济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Xinhua/X. Yijiu1月23日,中国对武汉实行“封城”,暂停所有公共交通。当局指令赶建一家专门收治相关病人的大规模医院。随后“封城”数量增至13个,涉及至少3600万民众。1月25日,中国农历鼠年大年初一,死亡人数升至41人,全球感染人数超过1300,其中多数在中国。官方取消了众多大型庆祝安排,以防止病毒扩散。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1月26日,武汉市长周先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为春节和疫情的影响,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还有900万人留在城里。当日,港澳政府宣布限制湖北省居民入境。与此同时,美国、日本和法国宣布从武汉撤侨。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UPI PHoto/S. Shaver截至1月27日,中国官方宣布确诊病例2835例,死亡81例。27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视察武汉。当日,武汉市长周先旺接受中国央视采访承认“有信息披露不及时的一面”,但同时指“作为地方政府,我获得信息之后,需要获得授权之后才能披露,这一点在当时不被理解”。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H. Retamal1月27日晚间,德国巴伐利亚州确诊一名男子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次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卫生部门表示,此男子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Webasto员工,一周前与该公司来自中国的一名女同事有过接触。该女子在返回中国后被确诊。据悉,感染病毒的这名德国男子已经被隔离治疗,身体状态良好。28日晚间,又有三名德国人被确诊感染,他们都是Webasto员工。鉴于中国疫情严峻,德国政府准备动用空军飞机从武汉接回滞留在那里的德国公民。
图像来源: Reuters/N. Woschek 跟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字,1月28日24时,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的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003年SARS的规模,不过死亡人数尚少于当年。据新浪网报道,2002年末至2003年8月16日,内地累计报告非典肺炎诊断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治愈出院4959例。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Xinhua/L. Jianan世界卫生组织本1月30日召开会议之后,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世卫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此举不是对中国投下不信任票,而是为了防止这种病毒传播到医疗体系较弱的国家。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EYSTONE/J.-C. Bott据中国官方数字,截至2月2日,确诊病例17205例,死亡361例,重症2296例。媒体报道,与2003年中国官方公布的萨斯死亡人数相比,此次疫情已经超过当时的数字(官方称中国大陆有349例死亡病例)。
图像来源: Imago/Y. Qing截至2月11日,德国统计有14个确诊病例。其中2人是德国派军机从武汉撤侨经检测确诊的。图为百余名德国撤侨隔离两周的安置点,位于法兰克福以南一处军营。图中是记者在撤侨抵达前在该地采访。2月9日,第二批撤侨人员也安全返回德国,这20名生活在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德国人和家属,未能赶上第一批撤侨的专机。他们乘坐英国的一架包机离开武汉,到达英国牛津附近的军用机场后,被一架德国军机接回德国。目前他们在柏林接受隔离观察,暂时没有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
图像来源: AFP/T. Lohnes2月3日,据称有1000个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在武汉交付,工期8天。2月8日,雷神山医院也投入使用,开始收治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与此同时,对于武汉疫情先期“8人造谣被警方警告”的消息,中国媒体进行追踪报道,采访了早期出于谨慎防范将消息发表在社交媒体群组的医生。中国媒体也报道了中国专家在国际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显示,在1月20日钟南山表示“肯定有人传人”之前看来就早已有相关“人传人”证据。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C. Min习近平在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强调,对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不足,要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2月5日,中国新冠病毒的死亡病例达到490,确诊24324人。世卫组织呼吁全球各国第一时间分享所有跟新冠病毒疫情相关的信息。
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Xinhua眼科医生李文亮曾在去年年底在微信群聊里发消息称“确诊7例SARS”,随后遭公安机关训诫,因此被视为新冠疫情的首批吹哨人之一。他本人在2月1日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恶化,于2月7日凌晨去世。各式哀悼他的信息一夜之间刷屏各大社交媒体,关键词#我要言论自由#也开始在微博上受到高度关注。 专家认为,李文亮之死引爆了自新冠病毒疫情扩散以来,社会上对政府累积已久的不满情绪。
图像来源: AFP2月10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结束延长的春节假期,部分工厂企业逐步开工。但由于新冠病毒确诊案例持续上升,相关的防控工作仍然严格,饭店餐厅少有顾客光顾。中小学复课时间推后,江浙沪粤等经济大省均宣布在2月内不开学。有分析人士猜测,肺炎疫情可能使北京当局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6%的希望落空。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The Yomiuri Shimbun2月1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内新冠肺炎造成的死亡人数增加到1017人,单日死亡病例首次过百。除了短期内新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之外,武汉地区还将一些体育馆和展览管等设施临时改造称所谓的“方舱医院”(图),收治轻症患者。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Xiong Qi2月13日,湖北省通报了14840确诊病例,称激增的原因是诊断标准改变,将13332个临床诊断病例,即CT检查结果显示有肺炎现象者归为确诊,但是这些病患尚未透过核酸筛检来确定是否有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13日,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被免职,由现任上海市长应勇接替。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也遭到撤换。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Xiao Yijiu 德国之声:饭店停摆、工厂停工、航班停飞……作为一位在大陆投资多年的资深台商,您觉得这场疫情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创伤?
王文博:人们的收入一定会降低,可以预期后面的房价、股市下跌等等的后遗症,事情过后还要面临大规模的裁员,这是一定会有的,很多企业都难以支撑。就说武汉,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业没有那么发达的地方,过去5到10年,其实中国都在大力扶持这个城市,很多指标性的企业都配合政府政策,进驻城市,例如华为,研发中心员工可能会有上万人,如果那个地方停摆,宏观来看,中国要达到2025的目标,越差越远了。不过中国政府之后会大力扶持5G技术,它本身就是中国既定的政策,如果说肺炎的事情告一段路 ,中国不可能再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很可能会靠通讯政策,就像08、09年家电下乡的概念,会有一个蝴蝶效应,连带周围行业也好过一点。
德国之声:最近武汉返台班机出现争议,首批台商返台后台湾方才发现登机名单以台商与其陆籍配偶优先。消息一出,引发群众质疑回台班机变"人情班机"。您对此怎么看?
王文博:还在武汉的那些同胞,我觉得政府应该出面,站出来直接和对岸去协调。不管和共产党有多么不愉快,放下相互争论,应该先把人接回来。
因安全顾虑,专访对象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