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世界各地文化遗址遭破坏问题严重

2002年8月20日

国际文物保护理事会在250页的年度报告中,列出了世界各地遭受到毁坏的文化遗址,例如比利时和保加利亚的教堂废墟,克罗地亚被毁坏的庄园,危地马拉杂草丛生的马雅遗址,墨西哥遭到地震破坏的宫殿,乌克兰倾倒的教堂建筑等。

阿富汗被摧毁的巴米扬大佛遗址图像来源: AP

国际文物保护理事会德国分会会长裴特兹特表示:“大家当然可以看到对文化遗产野蛮的破坏,文化遗产部分也成了政治事件的焦点, 例如耶路萨冷。 此外,战争地区,如 马其顿遭到损坏。洪水, 地震和大火等也是文物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我们有来自70个国家的报道,从阿富汗到津巴布韦。

“2001年3月,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的巴米扬炸毁古代巨大佛像,引起世界关注,但是另一野蛮行为,却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即埃塞俄比亚军队在厄立特利亚炸毁一座2000多年历史的石碑,这份报告特别强调了国际间没有注意到的破坏,和世界范围内普偏性的毁坏,大家的漠不关心, 使得这些文化遗产遭破坏的情形, 越来越严重。”

这份报告指出,历史城区和旧城遭到破坏,不论是在大马士革,北京,维也纳或是布拉格,都是一样,有些甚至几十年来都是在缺乏周全考虑的情况下进行翻修。特别令人沮丧的是,即使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纪念碑,和历史遗址,也不能免于被破坏的危险。

国际文物保护理事会2000年发表的报告曾经指出,意大利庞培古城遭到破坏的情况非常严重。今年新的报告也指出了庞培邻近的赫库兰尼姆市遭毁坏的情形。

“我们必须一再大声的呼吁,赫库兰尼姆的文化遗迹没有受到保护,保护篷坠落,,在德国相当罕见的人们会理所当然的珍惜的壁画,在赫库兰尼姆却任意遭到毁坏,部分玛赛克也随意地被许多游客践踏。”

历史遗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 观光游客都想看严重损坏的遗址, 这份报告表示,负责地维护文化遗址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要求, 鉴于一再发生自然灾害,普遍的环境污染,人口大幅增加和快速的经济发展,维护这些文化遗址并不是简单的任务。长期以来全世界的土地被消耗的越来越多,而且拆除和新建房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造成的结果是,历经几个世纪才形成的有特色的文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建筑,裴特兹特感慨地说,这样下去,甚至连最坚定的古迹维护者都将看到世界的毁灭。但我们将努力拯救还可以拯救的东西。不过,有时候也得到了必要的财政支援,例如德国外交部提供了可观 的资金来拯救阿富汗的文物古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