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两会评论之四:能源短缺暴露中国经济社会深层问题

吴强2005年3月7日

本周一,中国人大会议终于突破“和谐社会”的光环,触到了一个中国经济社会所不能承受的痛点――能源短缺问题,对“和谐社会”的漂亮辞藻来说,不啻为一个真正的考验。

能源短缺是掠夺经济的结果图像来源: AP

表面上看,中国各地严重的能源危机似乎只是个能源问题:电力短缺、煤炭和石油价格上涨,工业和居民生活均受影响。但事实上,中国的能源供应已达极高水平。据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周一在人大新闻会上介绍,中国近年电力供应增长迅速,2003年新装机3484万千瓦,2004年5055万千瓦,都创了世界记录。

而事实上,中国的单位GNP所需能耗是能源消耗大国美国的六倍,是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四倍。以电力消耗为例,中国的发电总量与日本相当,但总产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就生产要素效率而言,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高能耗、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宏观增长模式相比二十年前并没有多大改善。微观层面的精细生产模式只在不多的企业中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低效率的世界工厂是不能持续太久的,即使全世界的能源和原料市场都无法满足其需求。

中国政府当然因为能源紧张注意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将外交中心和国际战略也转移到世界范围内能源和原料的争夺战中,无形中将产品市场竞争加速升级,引发战略冲突。因为真正让国际社会担忧的,不是市场、能源和原材料,而是这种低效率、掠夺式经济背后的中国内部市场逻辑对世界现有秩序和游戏规则的冲击。

在此次人大会议上的代表讨论中,通常只把能源紧张归结为中国现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浪费和社会风气问题。比如,环保主义者喜欢批评中国的高层建筑设计没有保暖夹层、无论豪华宾馆还是城市普通居民都在用水、用电方面太浪费,过分追求舒服、享受;经济学家们也指责生产企业排放太多、锅炉能耗太高、物流体系不合理;社会学家们则注意到中国普遍的奢靡风气,比如无论富裕还是贫困地区的大吃大喝、小排量汽车受歧视、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大拆大造、追求无端豪华等等。

其实,是嵌入在中国经济社会深层的不和谐――制度性的“公地悲剧(Tragedy of Common Pool)”,即自然资源缺乏民主的公共定价和管理,才造成中国社会所有成员,不论个人、企业、或地方政府,都在以掠夺的方式抢占资源、换取短期的最大化利益。其中的市场交换因为保证公平交易的法治规则欠缺是不正常、不公平的,却因为这种不公平产生的不正常产品低价而能倾销全世界,暂时得以维持如此掠食性的、和机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欧盟以及一些国际劳工保护组织即指责中国的对外产品倾销,尽管经常能够通过反倾销调查、证明中国的生产成本确实较低,但却是一种“社会倾销”――中国的整个生产体系没有承担起码的劳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成本,基本的环保投入更少得可怜,社会福利总支出微不足道。中国 的劳动力整体上跟中国的水、矿藏、环境一样,某种意义上都陷入了无人看管、被过度开发的“公地悲剧”。

这固然是社会分配的问题,也是本次中国“两会”试图解决的重点所在;但更是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问题,没有民主政治对公平交易法治原则的保障,没有民主社会对包括劳动力在内所有公共资源的保护性定价,就无法彻底令市场提供真实信息,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真正解决能源短缺。因此,如何克服“公地悲剧”或者公共性危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承受之重。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