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俄谨慎地接近

2006年4月6日

普京访华后,中俄双边经济关系似乎进入了新阶段。但是,新苏黎世报认为,“俄罗斯与中国至今只是十分谨慎地相互接近。在发出通告、做出许诺之后,行动并没有跟上,或只有一小部分兑现。”该报指出了其中两个原因:

圣彼得堡冬宫图像来源: DW/Ingo Mannteufel

“原因之一是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由地理形势所滋生的巨大恐惧。在俄罗斯东部,人们广泛害怕人口众多的中国可能先在经济上控制西伯利亚、然后再从政治上夺走俄罗斯这片地区。另外,讲究生活乐趣的俄罗斯人往往没有兴趣做生意,他们对中国人在生活上要求不高、善于经商、勤奋工作的方式很不以为然。

原因之二是俄罗斯的知识、文化和政治精英在亚洲与欧洲关系紧张时,大多倾向欧洲。俄罗斯从西部到远东,虽然有区别,但它保持了相当多的欧洲特点。虽然遭到失败时有时会改变方向,但它的目标仍然是与西方平起平坐、得到西方的承认和尊重。由于俄罗斯的经济和能源资源同样有限,目前这场俄罗斯经济上接近中国的表演至少部分是虚张声势地恫吓而已。为了促使对俄罗斯持批评态度的西方做出让步,它威胁说要向中国提供原料,与中国合作。但是,如果俄罗斯要保持其历史行为模式的话,在它能够并必须做出选择时,它最终会选择欧洲。”


中国人移民俄罗斯

法兰克福汇报驻俄罗斯记者从圣彼得堡发来的一篇报道谈的是中国人移民俄罗斯的情况,文章开门见山地写道:

“在广袤的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的居民人数急剧减少。现在看来,俄罗斯的人烟变得越来越稀少。按官方数字,今天只有三万五千名中国人在俄罗斯生活。但估计实际有350万,是俄罗斯居民总数的2%。中国人自然形成的最大聚居地在远东和南西伯利亚。但现在乌拉尔山区的叶卡特琳堡和俄罗斯南部的罗斯托夫也有数千名中国人。

不过,圣彼得堡是吸引战略投资者的磁铁。过去十五年中,来自北京的商人从酒店、餐馆、洗衣房、蒸气浴室等传统项目起步,投资了三千万美元,并为第一个中国人的新建筑区‘波罗地海珍珠’举行了奠基仪式。就象彼得大帝当年在俄罗斯西北方建造第二首都一样,今年的中国经济先锋试图把圣彼得堡建成他们通往欧洲的窗口。与欧洲人不同,中国人有耐心。他们也与俄罗斯人不同,愿意做生意,愿意为挣少量的钱而艰辛工作。”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