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不愿当“出头鸟”

2003年2月12日

德法俄在伊拉克问题上抗衡美国的联合声明发表后,中国政府星期二(2月11日)立即加以附和。法新社认为,虽然中国表面上主张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但是一旦美国在安理会上最后摊牌,中国却不见得真的会在安理会上投否决票。

自九一一恐怖袭击后,布什和江泽民互相越看越顺眼图像来源: AP

就中国政府在伊拉克危机上的表现,法新社采访了设在香港的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主任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说:“中国在近几周来一直谨慎行事,因为中国在很多方面,例如在发展经济上,都需要美国。我认为中国在对伊是否发动战争的问题上一直是态度暧昧。”

作为一名享有盛誉的中国观察家,高敬文大胆预测到,如果安理会必须要投票表决是否对伊动武,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很有可能会投弃权票。他说:“我不认为中国会象法国和德国那样坚决与美国唱反调,因为中国更需要的是美国,而不是法国和德国。”

中国与伊拉克多年来关系良好,在伊拉克武器危机上一直主张用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但是,中国也从来没有高声调反对战争,尤其是最近几周来,美国战争的声势越造越大,中国的态度与法国和德国相比显得很温和。

自911事件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上采取了与美国配合的策略,这一策略也反应在对伊拉克问题的态度上。有国际问题分析家认为,中国政府非常实际,看到美国政府只要愿意,就会不经安理会同意而对伊发动进攻,其它国家反对也没有用。因此,中国政府更乐于采取骑墙政策,而不是旗帜鲜明地表态。

高敬文认为,中国之所以表示支持德法俄联合声明,是因为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他说,现在已经进入最后的表演阶段,安理会各成员国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了。他认为,中国在最近几周的表态更加趋向于美国,对美国的政策更加宽容;而在不久前,在对待美国伊拉克政策的态度上,中国比法国和德国还显得更加不宽容。

如果说德法俄在制定政策时主要考虑的是本国的公众舆论,中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更多的是受到中国传统的亲第三世界外交政策的影响。另外,中国也考虑到能源供应上的安全问题。高敬文说:“中国担心美国会通过对伊战争增强它对海湾石油的控制,而中国对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石油有依赖性。”如果美国控制了伊拉克,中国将被迫与华盛顿搞好关系。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