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与欧洲争抢非洲大陆

采访记者:张丹红2007年12月28日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对能源的需求猛增,大批中国商品需要海外的销售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重新发现了非洲,并逐渐与非洲昔日的宗主国欧洲主要国家产生竞争。更令欧洲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对所谓的“中国模式”大感兴趣,同时在发展援助方面也更愿意与中国合作。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与欧洲在非洲大陆上能否实现竞争中的合作,已成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是否拥有实质性内容的试金石。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就此话题采访了莱比锡大学非洲研究所的赫尔穆特-阿舍教授。

中国人走进非洲图像来源: AP

德国之声:12月初的里斯本欧非峰会某种程度上是在中国的压力之下召开的。在与中国的竞争当中,欧洲如果不想在非洲大陆完全丧失影响力,就必须采取行动。欧非峰会是否找到了应对中国挑战的答案呢?

赫尔穆特-阿舍:坦白地说,最多只是部分找到了答案。欧盟决定与非洲国家一起制定合作的战略,这是一个正确的开端。这比中国所做的要多。但在峰会上很有争议的经济伙伴协定却彻底地失败了。因此我说峰会只是部分找到了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还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说法。

德国之声:您为什么说欧洲比中国所做的要多呢?中国在非洲不是非常活跃吗?

赫尔穆特-阿舍:中国人确实非常活跃。中国的活动范围也很广,从贸易、投资、发展援助到移民,没有一个欧洲国家能与中国相比。但中国在非洲的活动不是基于一项共同战略。中国没有与非洲国家共同考虑,什么对非洲人民、对非洲贫穷的阶层是最好的。

德国之声:从非洲地缘战略的角度,欧洲与中国是对手吗?

赫尔穆特-阿舍:当然了,而且不是一般级别的。我们目前在非洲看到的是地缘政治层面上一种新式的多极秩序。整个格局在发生变化。西方或是欧洲不能再指望回到过去的欧洲与非洲的两极世界。中国及其他新兴工业国家已是非洲大陆完全独立的伙伴。而且坦白地说,我们的非洲伙伴非常享受这种伙伴多元化的局面。

德国之声:中国和欧洲争夺非洲的能源和市场,还在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援助模式方面彼此构成竞争。中国的发展援助是无条件的,而欧洲则以良政和改善人权为前提条件。从长远来说,哪一种发展援助模式更具优势呢?

赫尔穆特-阿舍:不用从长远来说,就是从短期来说,西方的发展援助模式也是更好的。我们不能因上面提到的多边局面,放弃我们在民主和人权方面的要求,或是对该批评的事情缄口不语。因此,默克尔总理在里斯本峰会上批评津巴布韦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西方模式值得批评的地方是附加太多的经济条件,特别是与中国相比。在这一点上,欧洲的做法是非常不策略的。

德国之声:您指的是欧盟要求非洲国家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化和更多地开放市场吗?

赫尔穆特-阿舍:正是这样。欧盟委员会和其他西方伙伴国家以经济伙伴协定的方式要求非洲不惜一切代价开放市场的做法是非常短视的。而中国则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灵活,对非洲来说是很容易相处的伙伴。这是欧盟的失策。

德国之声:非洲政治精英和普通百姓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吗?具体来说就是政治精英欢迎中国,因为中国使他们不再依赖西方,而普通百姓却越来越感受到中国投资的负面影响吗?

赫尔穆特-阿舍:就我们的分析,对中国活跃于非洲的矛盾感受贯穿非洲各阶层。这对于西方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非洲,只有极少数的利益代表和政治家对中国的非洲攻势表示毫无保留的欢迎,认为有了中国,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开西方。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中国在非洲的活动无论从经济、生态还是政治层面上,都有其消极的一面。如果西方对此做出聪明的反应,那么它会重新赢得非洲的信任。

德国之声:在2006年的中欧峰会上,非洲就已经是一个话题。您认为有可能实现中、欧、非的三方合作吗?

赫尔穆特-阿舍:在项目层面和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欧盟及德国联邦政府都应当继续走这条道路。比如前不久德国环境部和中国相关伙伴达成协议,共同关心非洲林业的环境问题。中国方面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灵活性。我们只是不能指望将中国纳入西方的发展援助体系,中国也不可能这样做。

德国之声:如果中欧在非洲问题上能够实行合作,那么会产生哪些协同效应?

赫尔穆特-阿舍:我认为,三方都会受益匪浅。我们欧洲人可以学习中国的灵活性,而中国则可以在尊重人权方面采取更为坚定的立场,在苏丹和津巴布韦问题上,中国已取得明显的进步。中国人在非洲的活动越深入,地位越巩固,他们就越会清楚地发现,非洲的哪些伙伴是值得信赖、可以与之打交道的,哪些是根本不可能的。

德国之声:如果说中欧在非洲问题上已经有合作的端倪,那么此间媒体的报导不是远远落后于现实吗?翻开德国的报纸,读相关的评论,你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边是无情剥削非洲的中国新殖民者,一方面是真正关心非洲的欧洲好人,而非洲人却不领情。

赫尔穆特-阿舍:您说得完全正确。德国有关中国的报导,包括德国某些部长在中国问题上的表态是完全片面的。中国在能源保障方面是后来者,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仍然是世界工厂,这间接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因此,不能指责中国人在寻找能源时不择手段。一味地攻击中国是非常愚蠢的,因为它可能会阻塞合作的道路,而用更为理性的方式则可能推动合作。这是我们应当考虑的。

德国之声:非洲如何从伙伴多样化的局面中获益呢?

赫尔穆特-阿舍:非洲目前的经济状况是60年代以来最好的。非洲大陆正在经历独立以来最长的经济连续增长期。从非洲总算传来了好消息。冲突的数量也得到了控制。中国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中国在非洲的活跃也有其消极面,其廉价产品就已使非洲失去了一些工作岗位。非洲人必须自己在经济政策上做出回应。从总体上来说,如果目前的发展趋势得到稳固,非洲可以得到丰厚的收益。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