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人行动”75周年:汉堡中国城的终结

2019年5月13日

四十年代的汉堡曾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城,但1944年盖世太保一次残暴的大搜捕行动之后,中国城销声匿迹,只有位于圣保罗区的香港酒吧得以保存下来,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Ein Besuch im Hamburger Chinesenviertel
这里曾是汉堡的唐人街图像来源: DW/J. Ju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六下午,但是"香港酒吧"里却是一如既往的昏暗,这里距离汉堡著名的红灯区仅一步之遥,酒精刺激之下,客人们显然兴致很高。现年已经77岁的玛丽耶特·索尔蒂(Marietta Solty,中文名:张雪芳)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在吧台上摆放出很多当年的老照片和文件。她说:"这个证件上有我和父亲的照片。"证件上有中文字样,印章上写着"汉堡"。

玛丽耶特的父亲名叫张添林(Chong Tin Lam),1926年作为水手来到汉堡,当时这样定居汉堡的华人数以千计。他们在圣保罗区以经营酒吧、洗衣店和店铺为生。渐渐地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型的中国城。

老照片上的张雪芳图像来源: DW/J. Ju

中国对德宣战 华人开始倒霉

这些华人并不受汉堡当局的欢迎。政府怀疑他们从事鸦片交易和其他非法买卖,事实上,大多数的指控都是无中生有。1941年,中国对纳粹德国宣战后,华人遭迫害的程度明显升级。

汉堡历史学家拉尔斯·阿曼达(Lars Amenda)表示,华人男子同德国女人结婚生子,很快引起了纳粹种族主义者的注意。这些孩子被称为"杂种",因为他们不符合"雅里安人种"的标准。

空袭中不受保护

玛丽耶特·索尔蒂也经历了这样的排挤。1942年她出生时,汉堡正遭遇空袭。那时华人不可以进入防空设施内,只能在入口处躲避。索尔蒂回忆说,对她来说,空袭简直就像圣诞节一样,因为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火光。"

而对索尔蒂的父亲来说,空袭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同许多其他家庭一样,他也把女儿送到了海德堡,这样才使她免遭了很多苦难。

通敌罪

1944年5月13日,当局发起的"中国人行动"标志着对华人迫害程度的再度升级。当天凌晨,200名汉堡警察和盖世太保冲入中国城,逮捕了大约130名华人。他们的罪名是"通敌"。

被捕者中当中也包括张添林。他和其他人一样被送入了劳改营,受尽了虐待。索尔蒂说,重获自由后,父亲简直变了一个人:"以前他很开朗活泼,后来变得很内向,完全不和人来往了。"

1944年,张添林被送进劳改营图像来源: DW/J. Ju

二次受辱

尽管张添林为此抗争了多年,但他从未因这段牢狱之灾获得过任何赔偿或道歉。当年的"中国人行动"被看作是正常的警方行动,而并非具有种族主义动机的事件。

历史学家阿曼达则认为这种界定是错误的:"借助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当时的盖世太保官员们把自己看作是种族捍卫者,他们也想把纳粹种族理论施用于华人。"他表示,拒绝承认"中国人行动"是一场种族迫害,无疑是让这些华人遭受了二次屈辱。

种族主义死灰复燃

至少有17名华人在劳改营中死于盖世太保的虐待和强制劳动。战争结束后,大多数幸存者离开了德国。张添林留在汉堡并重开了"香港酒吧",1983年去世后,他的女儿玛丽耶特接管了酒吧。现在玛丽耶特也已经是77岁高龄了,她同时还是圣保罗区酒吧业岁数最大的老板娘。

对于父亲没有得到赔偿和道歉,玛丽耶特已经不准备继续抗争下去了。不过,另一件事情却令她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愤慨:死灰复燃的种族主义。她在酒吧里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这种日益猖獗的趋势。她说:"这些人完全没有吸取教训。我真的很为我的儿孙们担心。"

索尔蒂女士认为,除了政界和学校外,尤其是像她这样的老年人更有义务向大家宣讲过去的历史。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自己的故事,以便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作者:Barbara Jung,Simona Dürnberg(北德电台)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