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将笑对欧债危机

2012年1月25日

同为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的奥地利政治社会学教授贝内迪克特 (Roland Benedikter)和韩国的李在承教授(Jae-Seung Lee)分析说,中国之所以在欧债危机问题"犹豫不决",是内政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世界报》(1月23)的文章分析说:"首先、资本和金融制度原则上是西方的陷阱,中国不应冒然进入,这意味着不投资。

"其次、欧洲的危机耗费中国的时间,而且对它向着全球第二经济强国和富裕的平稳发展有危害,然而只有当一切风平浪静,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这又说明,为了得到安宁,并且让来自西方的烦人的批评声音保持沉默,还是投资好。

"第三、由于中国的飞速发展,内政上出现分裂,照中国的精英看来,这要比判断西方的拯救与发展机会更为重要。

"第四、在评价欧债问题上,也要维护中国在'竞争现代性'时代的独特文化之路。中国的兴趣不在于'征服',而在于保障自己的现代化'中国道路',包括在资源战略的重要区域如非洲保持长期稳定的影响,并且赢得高技术的领先地位。

"所有这4点都服务于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愿望,而不是服务于扩张,不像西方专家出于自己的心态公开担心的那样。"

作者指出,"要是像当今许多观察家以为的那样,中国现在通过对希腊、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及欧洲救援基金的欧债咄咄逼人地投资数十亿,要在金融政策上填补2007至2010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西方统治地位造成的空缺,以保障自己的扩张和霸权,那么所看到的只是部分真相。

"中国的政治文化心理并非咄咄逼人的,而是'平静的',它所要的不是主动的统治,而是被动的监督。首先,它想保障的是,避免受到那些与之通过贸易交织日益密切地区的危机干扰。其次,长期按照自己的方式(社会主义、不要人权)增长,无须听到太多外来的批评。在东西方之间'竞争现代性'的时代,中国不想统治欧洲,而是要保障自己在文化、政治和经济上通往现代化之路的独立性。"

"不是要赢得权力,而是要赢得时间"

作者认为,中国在欧债问题上,"不是要赢得权力,而是要赢得时间,为了独立的更安全、可靠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中国对欧洲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影响在增长,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在总体考量时也起作用的因素,然而却是次要因素。占优先地位的是内政利益,中国不愿让西方的错误危害自己的稳定增长。那么不管愿意与否,中国都必须考虑其选择可能性。它将与其历史认同保持一致,'我自巍然不动',并且想起自己作为全球的'中央帝国' 的文化中心角色,要做的不多也不少,总是与均衡、稳定与和谐相符。

"中国在欧债危机问题上也将继续微笑,因为微笑意味着矛盾心理、'抚慰'的赞同与礼貌以及保持距离。事实上,目前的礼貌与鼓励的微笑就是中国对待欧债危机的态度。……"

"龙年以西藏抗议开始"

《日报》1月24日报道说,"龙年以西藏抗议开始"。"动乱的背景是西藏僧尼或前僧尼的自焚。从2009年起,四川和甘肃有17人自焚,已知的大都死于自杀行动。

这些与西藏相邻地区的居民主要抗议警察在西藏寺庙和居民区的严格控制。……"

报摘:林泉

责编:李鱼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