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到处寻找石油

2006年3月28日

中国国有企业在寻找新的原料来源时富有创造力,一点也不扭捏作态。中国还和一些有争议的政权,如苏丹、尼日利亚和伊朗做生意,只要有“油”就行。

普金访华图像来源: AP

来自莫斯科著名的大歌剧院的芭蕾舞演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交响乐队奏着柴科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观众席里,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注视着舞台。这是配合俄罗斯总统普金访华举行的“俄罗斯年”的开幕式 ― 一份普金带来的礼物。随后,中国作为周到热情的东道主安排普金参观河南少林寺,一了这位柔道高手的心愿。

纯粹的经济利益

然而普金这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民族交流,他把重点放在两国的经济利益上:中国希望取得俄罗斯原油,而俄政府却担心一旦对中国实行原油开放,会对俄罗斯造成威胁。两国最终同意铺设两条天然气管道,一条从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到中国的新疆,另一条从俄罗斯的萨哈林到中国的东北地区。但是,对于中国最希望从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普金却没有答应。俄方打算先做个可行性研究,看看结果如何。

长时间以来,中国本国的资源已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十年来,迅猛发展的经济使原油的消耗量增长了一倍。中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能源需要进口,另外三分之二靠本国煤炭来满足。

前不久,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原油消耗大国。“中国迫切希望从世界市场上购买能源”,北京能源研究所的蒋克军说。政府把保障资源作为战略性的关键任务,希望通过优先贷款和退税来鼓励国有能源企业,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化,收购国外能源企业。他们的任务叫做“赢得国外油源的控制权”。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已经开采了数十亿的原油、天然气和矿产。

中国企业大力收购外国能源公司

中国在全世界购买能源时,并不只在俄罗斯碰壁。去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41.8亿美元收购了在加拿大注册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但前提是中油要把三分之一的股份转手卖给哈萨克斯坦国有石油公司,这是中国公司迄今为止与国外公司的最大交易。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打算收购美国公司尤尼科时,遭到了美国众议院和国会的反对。尽管中国海洋石油当时开价高达九亿美元,大大高出了其竞争者切弗龙公司的开价,但美国认为这将会损害到他们的战略性利益,阻止了这场交易。

中国在远东,非洲和南美的能源收购更具争议,因为北京政府在那些地方更无顾忌。2004年,苏丹暴力政权受到联合国的制裁,但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和石油有关的项目都有中国参与。同时,中国还向苏丹提供武器,而西方国家拒绝向苏丹提供武器。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