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制造”的圣诞节

亚思明2007年11月19日

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总是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给孩子们留下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备好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余时间里,都是忙于置办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汉堡圣诞市场图像来源: AP

现在,人们有理由相信,和蔼可亲、慷慨济贫的圣尼古拉正在中国忙于圣诞采购,并将成集装箱的礼物直接由世界工厂发往欧美各国。

无法戒掉的中国货

早在2004年年末,美国女记者Sara Bongiorni及其丈夫和三个孩子在圣诞节两天之后整理成堆的礼物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生活对于中国的依赖性竟然如此之大。”正是从那时起,Sara决定做一个实验,看看全家能不能戒用“中国产品”一年。结果发现,放弃90%的手机、80%的玩具、40%的鞋类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以前再正常不过的购物程序都变成了一种煎熬。紧张、烦乱甚至有些离经叛道。”

事实证明,排除“中国制造”既耗时也费钱,而很多产品,如电话机、咖啡机、搅拌器等家用小电器,不是花钱就能找到替代品。“有的时候,中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Sara将个人亲历汇总成书,于今年七月出版发行,书名就叫《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作者声称:“较低的价格一直让中国受益,并使中国的经济崛起,从而也让美国的消费者很难放弃中国的进口货。这次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中国与我之间的距离。在把中国推出我们生活的过程当中,我却得到了一个中国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之中的结论。”

疑之,但不能不用

Sara的美式感受也在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单只去年一年就从中国进口500亿欧元商品的德国同样已经成为中国货的海洋。伴随着圣诞节的临近,消费者又面临着选购礼物的难题,而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食品、玩具、牙膏、轮胎等一系列产品丑闻再次给“Made in China”的安全问题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德国权威民意测验机构Emnid为新闻电视台N24所做的民意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1000人当中,54%的人不会刻意回避中国制造,但同时也有大约40%的人表示,他们不会购买中国的问题商品。

不过,Sara的新书已经告诫那些准备跟中国“撇清”的跃跃欲试者,拒绝“中国”并不那么容易。对此,互联网论坛上的德国网友大多点头称是,若有异议,当即遭人戏谑:“翻过你的键盘,看看背面印着什么?”还有人调侃道:“就算你只买‘别国制造’的商品,恐怕刻着‘别国制造’的印戳也是中国制造的吧。”

圣诞老人从中国来

去年圣诞,来自华盛顿的博客Lester Brown 在他的网络日志上公布了一个新发现:圣尼古拉来自中国!他列举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每年圣诞节的早上他都会拆开圣诞老人送来的一大堆礼物,然后仔细查看它们来自哪里。很多年后,让他大吃一惊的是,70%的礼物都会带有一个标签:“Made in China ”。毫无疑问,圣诞老人刚从中国回来,并带来了很多有趣的礼物。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