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商人被指继续向伊朗出售导弹配件

2013年3月2日

负责监管西方和联合国制裁行动的安全官员们称,曾被指控向伊朗出售导弹配件的中国商人现在仍在从事该贸易,并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English: Bushehr_Nuclear_Power_Plant under construction by Germanies experts. Datum before 1975 Quelle Eigenes Werk
伊朗核计划图像来源: Creative Commons

(德国之声中文网)国际社会一直努力通过贸易制裁来遏制伊朗核计划。不久前,名为李方维(音)的中国商人再次受到指控。一名安全官员称,李方维自2009年被纽约地区检察院起诉后,又从向伊朗的非法销售中赚取了至少1000万美元。

长期以来,伊朗一直否认制造核武器。此前安全官员们的指控,暗示了伊朗在暗中规避国际社会的制裁措施和关注,转投中国来应对国际社会对其的出口限制。

伊朗核计划、导弹计划中的自产和进口比例很难量化,但分析人士认为,其中一些重要部件几乎没有可能是在伊朗本土生产的。

李方维在今年2月4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他的确一直收到伊朗方面的商业订单,然而内容仅限于合法商品,比如钢铁制品。他的公司LIMMT自几年前受到美国制裁开始,就停止了对伊朗的武器销售。

对于西方安全官员指责其采用公司易名等欺诈手段,继续向伊朗出售例如高档合金等可以用于制造导弹设备的产品,李方维予以了否认和澄清。他说:“我们曾和伊朗有业务往来,但我们并没有如他们说得那样向伊朗出售导弹等产品。我们也确实收到过来自伊朗的类似订单,但我们没有回应。”

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中国严格遵守国际贸易限制规定,其中也包括联合国禁止向伊朗出售可能制造核武器的导弹部件的规定。

伊朗方面,包括被指为李方维客户的伊朗公司以及伊朗驻北京大使馆,对此没有回应。

美国一系列的制裁措施

2006年,美国财政部认为李方维涉嫌对伊朗销售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物资,明令禁止美国金融系统与其进行接触。

三年后,美国纽约地区检察官对李方维以及大连LIMMT经贸公司提出起诉,指控其涉嫌用虚假名称通过美国银行继续处理与伊朗业务款项往来。当时的地区检察官罗伯特·摩根索(Robert Morgenthau)曾表示,受牵连的美国银行对此不承担责任,因为李方维和涉嫌公司通过欺诈手段隐瞒了身份。

李方维对路透社说,在接到起诉书的时候,他感到解释没有意义,因为美国法院和检察院“不听解释,说什么都没有用”。

在三个星期前的2月11日,美国国务院出台针对李方维的最近制裁决议,认为他“从事导弹技术扩散活动,应对其实施制裁”,同时限制其继续进行任何涉及导弹技术的贸易。

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表示,李方维已经因为自2009年被起诉后继续“对伊朗(核技术)扩散”而受到制裁。针对2月11日的制裁措施,李方维本人没有做出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此表示,美国“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准则,损害中方利益”,并敦促美国立即撤销“这些不合理的制裁”。

来自安全官员们的指控

就安全官员称,李方维自2009年被起诉起,一直保持与伊朗驻北京大使馆的联系,并向一些企业——特别是联合国导弹黑名单上的伊朗工业企业Shahid Bakeri(SBIG),销售支持导弹开发的产品部件。对此SBIG没有对路透社做出回应。

制裁中提到的禁售品包括高档铝合金15吨、20吨以上的高强度钢和1700公斤的石墨汽缸。另外,安全官员称,李方维曾在2011年同意向SBIG提供1500个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这些设备可以用于至少500枚导弹的制导定位和控制系统。

陀螺仪是 “导弹及其技术控制条例(MTCR)”下的“受控物资”名单中。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4个国家自愿加入了该控制条例。中国目前并不是MTCR的成员,但也有类似的出口限制。

安全官员称,李方维还向伊朗提供了更专业的设备——光纤陀螺仪,该设备主要用于导弹、机器人和遥控车的制造中。另外安全官员还指责李方维建议SBIG和其他伊朗企业改变其名称和 出货细节,其中包括伪造合同中的最终客户名称以及供应商信息。

李方维否认了上述所有指控。

安全官员表示,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李方维收到了来自SBIG公司超过1000万美元的款额,并频赴伊朗。另外,他还用欺诈手段向中国当局和中国公司掩饰其行径。2012年,李方维利用虚假姓名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专门接收一些计划运往SBIG的设备。

据称,伊朗驻北京大使馆一名40岁左右的外交官在暗中帮助李方维,安排李方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国防官员会面。安全官员们称,为了掩饰身份,在德黑兰很多中间人都把李方维当作“裁缝”。

“这东西没法做导弹”

安全官员们还表示,李方维的一些客户对其产品质量并不满意,但是大概因为缺乏选择,仍然一直用他。

当被问及中国是否了解李的秘密活动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不扩散”的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中国一直坚持联合国安理会防扩散决议。如果有中国人或者中国公司从事违法活动,一定会接受严肃处理。

美国国会去年12月底的一份内部报告做出结论:中国尊重制裁决议,使其伊朗更难获得导弹关键部件的器材供应。

根据针对伊朗导弹的无党派国会研究服务(CRS)报告,2004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与伊朗进行了总额高达市值3亿美元的武器转让。2008年至2011年期间,武器转让额下降到不足5000万美元。

李方维坚称,他的公司LIMMT自几年前开始制裁起就停止对伊业务。他没有指明具体日期,但美国财政部批准针对LIMMT的制裁是2006年6月,理由是其涉嫌支持对伊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李方维说,“我们曾经出口钢材,但这东西没法做导弹”。而在中国东北大连市(安全官员)据传李方维使用的两座建筑内,人们要么表示从未听说过他,要么表示他几年前就已离开这里了。

来源:路透社 编译:万方

伊朗第一批核能女科学家图像来源: Creative Commons
2012年伊朗短程导弹测试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责编:李京慧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