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缺乏自主创新”
2013年1月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伊沙贝尔·希尔顿(Isabel Hilton)是一名知名的英国记者、作家,现任"中外对话"(Chinadialogue.net)的主编,曾在大学主修中文的她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见解。《维也纳日报》(Wiener Zeitung)发表了对她的专访,主题就是中国的生态政策。在谈到中国政府将绿色生态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的动机时,希尔顿说:
"这个推力来自两方面。从反对堤坝建设和反对环境污染发展起来的环保运动如今已经发展壮大。在中国,空气和水质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此外,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其实也有兴趣。因为要想将自己在经济生产的增值链条中的位置往上提,就必须要试图得到新一代科技的知识产权。而绿色科技正是这新一代科技的代表。"
环保力量在中国:有限的自由度
当记者问到在中国民间环保运动究竟能够走多远,政府对其持怎样的态度时,希尔顿指出,在环境问题上,人们能够享有一定的言论自由,也可以在许可的框架内自发成立环保组织。但是这其中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很明显,只要以环保的议题组织起来,进行一些抗议活动的话,很快就会触及政治体制的问题。政府对待各种抗议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有时候会压制抗议,会抓人,有时候也会和环保人士谈判。"
谈到环保,汽车市场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领域。中国曾经借用了美国人的一句话,"让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车",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希尔顿表示,中国在整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缺乏自己的理念:
"在整个20世纪,中国对于未来的设想大多是抄袭来的。从民族国家的概念,到马克思主义,再到民主、科学,全都是来自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总是借用外来的理念。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就在沿袭美国50年前的现代化道路。只要提到现代都市,中国人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美国城市。然而美国城市已经不再是21世纪的现代典范了,欧洲城市已经取而代之。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对于自己的现代化仍然没有一个独立的设想。"
欧洲汽车产量被中国赶超?不要惊慌!
《南德意志报》周四发表署名文章,对刚刚公布的汽车市场发展动向进行了评论。中国的汽车产量在2012年已经超过欧洲。这样的消息,对于以其汽车制造业为豪的德国人眼中,恐怕会有点"末日到来"的味道。不过,评论文章指出,经济问题总是比看起来要复杂的多:
"是的,2012年的数据的确是个转折。第一,中国的汽车市场本来就比欧洲大。……但是,许多在中国登记注册的新车,都是由德国人设计研发的,带着德国的品牌标识,而且是在德国公司拥有一半股份的合资生产基地问世的。
"在中国为中国人生产汽车,既能促进就业,又能为德国带来资本盈利。备受诟病的全球化其实带来的更多是机遇,而不是损失。所以,能够在投资中国市场方面走在前面,占领先机,这其实是德国经济的成功之处,尤其是德国汽车公司。他们现在应该感到欣慰。"
摘译:雨涵
责编:乐然
摘自其他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