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大街上为什么几乎见不到残疾人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8年9月11日

在北京残奥会期间,世界媒体对中国残疾人给予高度关注。德新社驻北京记者以“中国的残疾人是‘隐身的’”为题,描述了中国的残疾人生活和相关体制。德国之声在此全文译载如下。

平时更难见到图像来源: AP

杨大志属于中国多半"隐身的"残疾人之列。这个31岁的中国人8岁时脊椎患重病,19岁时再也站不起来。他说:"有4年时间,我完全过着隐居生活。对我来说,走到门口去,首次使用轮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5年前,杨大志开始上网冲浪,今天成了中国残疾人网站"黑夜日出"的网主。让中国残疾人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障碍,也还有有几百年历史的社会对残疾人的羞辱和适合于残疾人的相关设施之缺乏。杨大志说:"这跟周围环境也有关系。社会应该给残疾人创造一个更轻松的环境。"

北京残奥会使人们关注中国8300万残疾人的命运。这个数字正好相当于德国的人口总数。中国残疾人协会副会长的曹利民说,残疾人出门经常遭到人们凝视,就好象看什么怪物似的,"确实有这种现象。从传统的、迷信的角度出发,残疾人被看成'不正常'的人,残疾人自己也相信,他们跟正常人不一样。"他说,要进行很多启蒙教育,来扭转这种观念,"残奥会是推动我们的工作前进的一个好机会。"

对残疾人的家庭来说,跟残疾人在一起生活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曹利民说:在城市里,家庭的大多数收入被用于照料家里的残疾人。而在农村或者困难家庭,对残疾人的补贴就非常少了。残疾婴儿经常被抛弃,甚至包括兔唇在内。而许多残疾人院条件很差。香港援助组织称,由于担心那些设施的糟糕情况给东道主蒙上阴影,在奥运和残奥期间,不允许无关人士访问残疾人院。

尽管有10万残疾人生活在北京,而地铁和残奥会的通道入口建成了适合残疾人的样式,但有残障的人们并没有出现在马路上。还有一些隐性的障碍存在。杨大志说:"不久前我从一个斜坡向下驶。斜坡尽头有一道槛。坐在轮椅上的我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结果我就当了一回飞人。"还有一次,一个火车站里的残疾人电梯坏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修。他们回答我说,因为使用它的人太少了。"

残奥会出色的组织工作,一流的设施和巨大的费用支出却掩盖着日常的困难。击剑运动员金晶认为,中国跟西方"还是不一样"。她9岁时因肿瘤失去了右腿。当这位27岁的姑娘在巴黎火炬传递时坐在轮椅上抗拒示威者时,她成了世界名人。她对党报人民日报说:"我们还处在帮助残疾人的阶段,但我们还没能创造足够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己参与社会生活,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

中国国家和党的领导人胡锦涛自己把标杆定得很高,他说,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尺。然而,国家媒体在报导"日常生活、教育和职业中的不舒适"方面比较模糊。在这些方面,经常存在着歧视。在对10个城市3454人的一个民意调查中,22%的称,他们在企业或者机关单位找工作时曾由于残疾而遭到拒绝。尽管中国也有比例规定,但是,占人口6.34%的残疾人在中国只占就业人口的1.5%。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