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展臂迎所罗门 台湾批北京干预选举

2019年9月17日

所罗门群岛9月16日宣布与台湾断交,同时和中国建交。这让台湾的邦交国数量减少至16个。这场断交风云不只是两岸之间的竞争,更让中美澳间的区域角力浮上台面。

Taiwan Tsai Ing-Wen trifft Jeremiah Manele
所罗门群岛外长在不久前刚刚访台。图像来源: Taiwan Presidency

(德国之声中文网)所罗门群岛16日决定与台湾断交后,台北指责北京试图影响其明年总统和立法委员选举。

台湾总统蔡英文16日晚间召开记者会发表声明说,不会屈服于中国的压力,“中国影响台湾政治和选举的企图,也不会得逞”。她说:“过去几年,中国一再透过金钱、政治上的压力,打压台湾人的国际空间。”她也强调:“台湾不会和中国竞逐金钱外交,应付不合理的要求。”

中国方面,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中方对所罗门的决定表示“高度赞赏”。她也说:这个结果“再次充分表明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并提到“欢迎所罗门群岛抓住历史机遇”,“早日融入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合作大家庭”。

中国声称台湾是其领土,并表示台湾无权与任何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图像来源: imago/imagebroker

所罗门群岛弃台投中

据中央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所罗门群岛16日内阁会议决定,与台湾结束36年的邦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内阁会议的表决中,有27票支持所罗门群岛邦交转向、0票反对、6票弃权。

台湾外长吴钊燮随后宣布,中华民国与所罗门群岛即日断交。他还对北京予以强烈谴责,称中国政府“通过金钱外交手段”打击台湾,“影响选举的企图昭然若揭”。总统蔡英文也在周一晚的记者会上称,“面对中国霸凌,台湾不会屈服”。

所罗门群岛成为蔡英文上台以来第6个与台湾结束邦交的国家。中华民国邦交国的数量下降至16个。

位于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拥有60万人口。该国1983年与台湾建交。太平洋群岛拥有资源丰富的海洋、具有地缘战略意义的港口,也在美洲与亚洲之间构成一道海事边界。

抱怨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毫无用处"

所罗门群岛的新一代政治领导层此前就抱怨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毫无用处"。该国总理苏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在与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的私下对话中,已经对与台湾历时36年的外交关系给出了相当糟糕的评价。

"老实说,谈到经济和政治,台湾对我们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本月早些时候播出的一段音频中,苏嘉瓦瑞在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密斯(Graeme Smith )表示。

今年4月当选总理以来,苏嘉瓦瑞受到议会的极大压力。议员们认为,所罗门群岛依然留在少数承认台北的国家行列中并没有什么好处。

苏嘉瓦瑞表示,中国被视为更可能为这个贫穷国家提供巨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所罗门群岛居民中只有不到50%的人能用上电。

他在今年7月与史密斯进行这场谈话时表示:"还有一种可以察觉到的观点是,他们(中国)在其他国家也做得不错。我的同事们……坐在那里不断发出信号'(跟中国)走吧'。"

与史密斯的对话音频被公布之后,苏嘉瓦瑞表示当时约定是私下谈话,但这段对话无疑让外界有机会对中国与台湾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战一探究竟。

中共建政70周年之际

说服所罗门群岛与台湾断交,会被北京看作是一大外交成就,尤其是在中共建政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而所罗门群岛正式承认北京政府将为该国带来大量的投资和发展援助,这是台湾所无法与其匹敌的。

中国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学者赵少峰对法新社表示:"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肯定希望在基础设施、就业和其他方面提供帮助。"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两岸问题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表示,台北在所罗门群岛发展农业和食品安全方面曾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她同时承认,台湾知道在资金实力方面与中国无法相比。"台北不再认为支票外交有什么意义。毕竟,在世界各地,台北都无法与北京进行金元战。"

不担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撤资

霍尼亚拉(所罗门群岛首都)的亲中派认为,转换阵营是双赢局面,他们可以从中国得到更多援助和发展资金,而现有的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资助也会继续存在。

因为担心种族冲突和长期腐败的政府可能会让所罗门陷入"失败国家"的行列,以澳大利亚为主导的维和部队曾在2003年到2013年期间驻扎所罗门群岛。

即便霍尼亚拉政府倒向中国,澳大利亚应该也不会考虑撤回援助项目,因为堪培拉政府不愿冒险让自己周边地区再次出现不稳定局势。

苏嘉瓦瑞胜选以来,已经要求就与中国建交一事进行多次评估。其中包括派遣一个特别工作组前往与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国家,另外该国多名部长也前往北京访问以及设立议会委员会听取各方意见。

夏立民/石涛/王凡(法新社、路透社等)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